穿越时空的创新密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60周年特别报道(上)
[摘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60周年特别报道(上)
本报记者 桂运安
9月20日,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60周年。从为“两弹一星”培养尖端人才,到“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上天,中科大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科教报国”的重任。 60年来,中科大秉承“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教报国”的宗旨,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而且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科技领军人才。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科大视察时指出:“安徽作为科技大省,中国科技大学作为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大学,这些年抓科技创新动作快、力度大、成效明显,值得肯定。 ”
誓攀创新高峰
——有历史担当和科学追求,一如既往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参与铸造一个个科学丰碑,涌现一大批世界级科技成果
最近,中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成功研制出多自由度并行复用的固态量子存储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跨越三个自由度的复用量子存储,并展示了时间和频率自由度的任意光子脉冲操作功能。 8月24日,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刊发了这一成果。量子存储器是未来长程量子通信和量子网络的核心器件,这一成果将在量子网络和量子优盘的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
“墨子号”卫星实现洲际量子密钥分发、中科大首次实现18个量子比特纠缠、首次在室温水溶液环境中探测到单个DNA分子的磁共振谱……今年以来,中科大郭光灿、杜江峰、潘建伟三个院士团队“轮番上阵”,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取得多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此前,“墨子号”卫星相关成果,曾先后被写进2017年新年贺词和十九大报告。
量子科技世界前沿的突破,只是中科大誓攀创新之巅的一个侧影。 60年来,钱学森、郭永怀、严济慈、华罗庚等科学大师前仆后继,书写了“两弹一星”等一个个科学丰碑。
近年来,中科大在高温超导、单分子研究、暗物质探测等多个前沿科学领域频频亮剑:铁基高温超导成果问鼎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实现世界最高分辨率单分子拉曼成像、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BGO量能器研制成功……新世纪以来,中科大涌现出一大批世界级科技成果,包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主导完成的成果入选国际物理学重大进展5次、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2次、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次和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8次。
“有历史担当和科学追求,是科大赢得尊敬的根本。 ”郭光灿院士认为,60年来,学校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果;希望未来60年,学校不仅成为中国科学家的摇篮,也成为世界科学家的摇篮。“60年,对科大而言是新征程、新起点,也开启了第四次创业历程,学校全面着手新工科、新医学、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等建设,将一如既往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潘建伟院士说。
蓄足创新底气
——搭建重大创新平台,成为国内拥有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最多的高校,夯实科技创新人才基础
7月25日,中科大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光源”正式实现恒流运行,标志着按照二代光源设计建造的 “合肥光源”达到三代运行水平。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三大核心大科学装置之一,这只是“合肥光源”30年来众多突破中的一次。当前,为实现大科学装置的升级,中科大正瞄准世界低能区最领先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打造世界一流的先进光源装置集群。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是新中国首个国家级实验室,“合肥光源”是我国首台以真空紫外和软X射线为主的专用同步辐射光源。从1983年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成立,到1989年“合肥光源”发出第一束“神奇之光”,再到2018年“合肥光源”性能提升到三代水平,30多年来,“合肥光源”犹如超高显微“眼睛”,透视着神奇的微观世界,实现了众多世界级科技成果的产出。
“我当年研究的是意大利同行送的一个反场箍缩实验装置,有一口锅大小,后来写成了我的博士论文。”中科大教授刘万东回忆说。如今,在他的努力下,中科大已建成一个主机总体直径8米、通高6米的国际先进反场箍缩装置——“科大一环”。
这是我国完全自行设计、自主研制集成的国际先进反场箍缩装置,也是先进磁约束聚变位形探索研究的重要平台。
重大创新平台,让中科大创新“底气”十足。目前,中科大作为国内拥有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最多的高校,已经拥有2个国家实验室、2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7个国家级科研机构、17个中科院重点科研机构和54个省市及所系联合实验室。在中科大校园,投入数亿元的大型实验室装置已不再是新闻。 2009年,中科大科研经费还只有3亿元,现在每年科研经费上升到15亿元左右,在研项目达到3900余项。这些未来重大科学发现的“种子”,使科研“底气”越来越足。 “当前,我们已成立中科院量子创新研究院,为创建国家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做准备。 ”潘建伟院士说。
一座高校的“底气”,不仅表现在硬件上,更表现在软件上。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目前,中科大拥有全职在岗两院院士23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7位、长期千人计划专家28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9位、国家杰青学者110位。近5年来,该校有7人当选两院院士、21人入选长江学者、50人入选国家杰青学者。各类高层次人才的聚集,为中科大蓄足了创新的无限潜能。
厚植创新沃土
——对教授不再“硬性考核”,倡导学科交叉、合作共赢,鼓励自由探索精神,尊重科学规律,营造良好氛围
“中科大即将迎来60周年校庆,我最近一直在想,如果做一本书的话,封面应该是什么才能够体现科大形象?我觉得应该是晚上灯火通明,学生们在教室里安静地看书这样一幅画面。 ”潘建伟院士说。这里能安放一张安静的书桌,这里对教授不再“硬性考核”,这里倡导学科交叉、合作共赢,这里鼓励自由探索的精神……这些敢为人先的创举,让中科大成为创新的沃土。
科学研究有其内在规律,需要一定时间的滋养,硬性的考核往往会伤害科研人员的热情。 2014年1月,中科大陈仙辉教授与中科院物理所合作完成的“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问鼎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15年12月,陈仙辉教授当选中科院院士。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1998年在中科大任教授后,曾在10年里没拿出重要成果,但学校从未批评或苛责过他。“基础科学研究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从自由探索到深入研究,再到实验阶段,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出成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陈仙辉院士表示。
“中科大提供了很好的创新土壤。 ”对此,杜江峰院士也感触颇深。 1998年,杜江峰开始研究量子计算方面。当时,他只是物理系一名普通讲师,没有仪器,也没有经费。 “大约10年时间,我都是借生物系的设备。 ”杜江峰院士记忆说,那时施蕴渝院士有一台很昂贵的设备,是她很不容易才争取来的,自己当宝贝似的,但也没反对他这个外学院的人来借用,而且鼓励他好好用。
学科交叉,经常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2001年,中科大作出大胆举措——打通学科和院系间的界线,横跨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学和信息科学五大一级学科,组建了现在的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其效果正如侯建国院士所言:“‘物理组合\’产生了‘化学反应\’”。如今,在国际上达到“全面领先”优势地位的量子通信团队,正是在这一国家研究中心孕育产生的。
中科大宽容的创新环境,还表现在对自由探索的鼓励。公鸡行走时为何颠脖子?该校工程学院梁海弋教授的“古怪”想法,竟然得到学校经费支持。他最终研究发现,公鸡颠脖子能让眼睛更精准定位目标,这个成果被应用于机器人目标跟踪技术中。“在中科大,科学家的独特视角和科学品位,总能得到尊重。 ”中科大发改办主任罗喜胜坦言,这正是中科大的独特之处。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合肥市蜀山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开展了首期“仲裁庭开放日”活动,10多家企业人事专员受邀走进仲裁庭,参加劳...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