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的故事 □合肥戈新强

新安晚报 2018-09-19 10:51 大字

小时候,特爱走亲戚。妈妈经常说:“隔锅饭,香!”

大姑家离我家有十里地远,虽然农村流传一句话——十里不讨嘴,讨嘴对不起腿,但我仍然乐此不疲。

“老侄,家里只剩这一块菜啦!”大姑爷说着把青菜碗里唯一的一块猪脖子肉夹进了我的碗里。这块肉只有小拇指长,有两根小拇指宽。

在表哥们的注视下,这块回锅肉被放在了我的碗里。

“吃吧!今天不是逢集,买不到菜!”大姑爷不好意思地说。三十多年前的集镇,只有逢集人们才出来做生意。农人们都忙,不可能天天到集市上转。

三十年前,饭桌上的这块猪肉,带着长辈的关爱,一直留存在我的记忆里。

我家住在城乡接合部。离我们家二里路,就是蔬菜队。蔬菜队种植着各种蔬菜。春夏秋三季,整整齐齐的菜畦上,有各种碧绿的蔬菜。菜农们经常在菜地旁边的水渠里择菜洗菜。那干巴巴的外层菜叶,就被丢弃在田头。我们生产队不种菜,我和小姨们经常去捡菜叶。

小姨们经验丰富,她们总能找到很新鲜的大菜叶,一下午,就能捡到满满的一大筐。回到家里,她们把老菜叶子用来煮猪食;嫩叶子洗干净,切碎,用猪油炒一炒,一家人吃得也很香。

当然,四姥爷家人多:五个女儿,一个儿子,四姥娘两口子,那时候残疾的太爷还在世。

晚上去四姥爷家玩,经常看见四姥爷坐在一个长凳后面,凳上摆着菜,还有八毛钱一斤的烧酒。经过一天劳累的四姥爷,疲惫地坐在矮凳上,夹起一块肉,放在嘴里嚼着。

五个小姨围在长凳旁边,眼巴巴地看着碗里的肉。我知道,肉很少,不够一人一块。这时候,四姥娘就会说:“厌人,都到一边吃去!”我知道四姥娘心疼干重活的四姥爷,不忍让孩子们分吃那少得可怜的几块肉。只有小舅才有可能吃到一小块肉——因为他最小,又是个男孩。

三十多年前的孩子,最盼望家里来客人。因为家里一来客人,就要去集上买肉。赶集的路上,人们总会问,“家里来客人了?看来今天又要‘割一刀\’啦!”

这一刀肉,应该有一二斤吧!人们最喜欢要肥肉,最不喜欢带骨头的。买了肥肉回来,一路喜气洋洋。肉既可以待客,炼下来的油,够好几天炒菜用的。

孩子们一闻到肉香,就再也不跑出去玩了。等客人入座,聪明的孩子就端着碗,站在客人后面,哼哼唧唧的。这时,客人总会夹起一块肉放进孩子的碗里。孩子在家长“这孩子真不懂事”的呵斥声中,端起碗,快速跑出门,找一块树荫,坐下来慢慢品尝。他舍不得咬肉,先把肉拌在饭里,把饭粒上粘上油,再把粘了油的饭吃掉。然后再咬一小口肉,再吃一大口饭。这一块肉,够吃掉一大碗米饭的。

那时候,就觉得猪肉特别好吃。至于牛肉,人们不喜欢吃,因为把牛肉炒熟,要费掉好多猪油。

那次,陪着二婶回娘家。娘家刚死了一头牛。那天中午吃牛肉。

在土坯灶上的铁锅里,几块深红的牛肉粘在了锅底。二婶的小妹使劲用锅铲铲着牛肉。可惜,锅底还是粘了很多肉屑。

“放油啊!”在灶下烧火的二婶着急地说。

“哪有油啦!”二婶的小妹忧伤地说。

“唉!”

闻着被烧糊的牛肉味,看着伤感的二婶,我似乎变得懂事了一些。

现在,家乡人的餐桌上,几乎顿顿少不了肉。猪肉,人们吃得很少了,而牛肉、羊肉却更受青睐。

新闻推荐

医保办理送到家门口

本报讯“咱们社区的服务真是太好了!”9月18日中午,家住蜀山区荷叶地街道红四方社区皖西新村的刘奶奶对上门办理医保的社区...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