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衣里的田园

新安晚报 2018-09-19 10:51 大字

□合肥曹海峰

通往玉米地的小路上,铺陈着一丛丛葳蕤繁茂的马齿苋。这种野菜在城里深受追捧,常以不菲的身价招摇于豪华酒肆,可在乡村的角落,它不过是个素面朝天的蓬头村姑,乏人侧目。

和年近八旬的父母一道在地里忙活了整整半天,掰得数百个大大小小的玉米棒。可惜,其中不少横遭“贼”手,遍体鳞伤。光顾玉米地的“盗贼”主要有两伙:一是自村南团山上下来的松鼠,一是夜间横行无阻的狗獾。这两样野物前些年是很难见到的,如今却时常成群结队在田间出没。

人都挤进城里,野物的地盘自然广阔许多。想当年,是很难见到一截长草的田埂的。青草甫一露头,便会立遭腰斩,送进畜禽的口中。可现在,几乎所有的田埂都湮没在荒草中,鹭鸶们如同一杆杆白色的旗帜,插在草丛里,偶尔有人路过,它们也都选择视而不见。面对这样的田园,你会觉得,故乡像是裹在笋衣里的,很难清晰地判断,它是在回归本我还是在颓败没落。

将玉米的笋衣一一剥开,本是简单的小工序,我却因此吃了大苦头。据说,玉米须是一味中药,能利尿消肿、降压清肝,可有谁知道,它也是个一言不合就兴风作浪的“暴脾气”呢?剥完笋衣,感觉两只手腕有些异样。几小时后,出现大面积红疹,奇痒难耐,虽找出风油精、肤轻松一阵乱涂,却丝毫未见消褪。医生诊断,绵里藏针的玉米须是罪魁祸首,但我的皮肤要负次要责任:过于敏感,一攻即溃。

这让我想起十一二岁时的一次经历。一天傍晚,放学后扔下书包,便穿着背心像平日一样去帮父母做农活。当天是在谷场抱晒过的油菜秸。忙活了一阵,身上先是瘙痒,继而起包,由少及多,直至遍布全身。随之而来的,便是不明不白的高烧。送至公社医院,打针吊水,不见好转。

有人提醒,邻近的八里公社有个杨老先生,治疗“过花”(麻疹)很有办法,可以送过去瞧瞧。是时,去八里并无公路,家中便临时用凉床扎了副担架,抬我的是开山叔他们。那时候的乡下,一家有事,众人伸手,乡邻之间是亲如家人的。离八里公社有十几里路,我昏昏沉沉躺在担架上,依稀看见开山叔的后背被汗水浸湿。

杨老先生看过病情,当即熬了一碗中药,让我喝下。半小时不到,全身的包竟真的无影无踪了。我至今仍不知当时所患何病,只是觉得老先生确实是一位救难的神医。三十多年后,不知年过花甲的老人家是否健在,能否听到那时的少年一声由衷的“谢谢”。

用竹篮和篾箩将地里的玉米棒搬回屋前的谷场。村里的老人们都过来围观,夸我家的玉米收成尚好。年轻人都去了城里,村里只留下这些老人。听说,前一阵县里组织电影下乡,在我堂叔家门口放了一场。放映队喊破嗓子,只来了七个老人加一个幼童。一部终了,大家都拎起凳子说要回家睡觉。放映队一再挽留,请求再看另一部,帮忙完成“任务”,但习惯于日落而息的老人们并未买这个账。

本来玉米棒是需晾晒几日方能剥粒的。晒过之后,粒与芯之间会大大松动,剥起来要容易许多。但我只有一天假期,只能迎难而上,省掉晾晒程序。看我开始忙活,老人们纷纷拎了凳子围拢过来。剥粒是份力气活,先要用剪刀从玉米棒中间撬出一个豁口,然后顺势而动,如同攻克一排排小小的城池。我已多年未干像样的农活了,此番作为正规军参战,多少有些吃力,不仅动作笨拙,手指的力道也是硬伤。

看着老人们一边东家长西家短地闲话,一边将玉米棒搓得上下翻飞,我想起当年生产队干活的场景。劳作固然艰辛,却能自得一派立地抱团的快乐氛围。谈笑之间,一石田的秧便栽上了。当年,一个“整劳力”每天的工分也就10分,折算成人民币不过0.4元,但大家对“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似乎从没抱怨过。海涅说过:“冬天从这里夺去的,春天会交还给你。”有时候,一身泥水的庄稼人哼唱于田头的一段小调,较之于金色大厅音乐家们的《命运交响曲》,可能更富深意。

年近古稀的开山叔,清理完自家地里的山芋藤,也匆匆赶来帮着剥玉米。他最近身体不太好,站的时间一长,手脚便不住发抖,也未查出是什么毛病。他说,孩子前一段接他去城里过了几日,可把他急坏了:对面邻居互不相识,南腔北调说不上话。最让他憋屈的是,城里没有庄上这几位老人,没有玉米。

剥完玉米,已是黄昏。老人们渐渐散去,各自回家做晚饭。开山叔说,吃过晚饭,大家还要像往日一样沿着村路去散步呢。

望着老人们的背影,心中一阵恍惚,仿佛适逢生产队收工时分。我仍活在当年,眼下不过是刹那的时空交错。只是,那几个佝偻的身影,已不再是田地间生龙活虎、唱着小调的精壮劳力。

我和儿时的伙伴们,都在城里。

新闻推荐

医保办理送到家门口

本报讯“咱们社区的服务真是太好了!”9月18日中午,家住蜀山区荷叶地街道红四方社区皖西新村的刘奶奶对上门办理医保的社区...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