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座让人来了不想走的城市 ——从创新创业办事流程再造看城市“软实力”
[摘要]——从创新创业办事流程再造看城市“软实力”
一座城市的吸引力究竟体现在哪里?
或交通便利,或政策优势,或发展环境……
毋庸置疑,发展环境是最重要的。只有优化发展环境,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一座城市才能真正迎来希望的春天。
众多人才来肥创新创业,首先打交道的便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他们需要办理社保参保、转入档案、人才认定、政策扶持等各类手续。
如何让这些办事流程更为便捷,更好地服务人才在肥创新创业?自今年5月起,市人社局坚持问题导向,以“互联网+政务”建设为契机,推动各项业务流程再造,不断优化办事流程、压缩办结时限、提高服务效能,努力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网上审批不见面”。
“一次不用跑”业务,从12项增加到25项;“最多跑一次”业务,从28项增加到58项;“即时办结”业务,从44项增加到58项。与之相对应的是,办事群众提交材料减少、办事流程减少、办结时限减少。
办事流程做“减法”,优化服务做“加法”。流程再造的“三增三减”,彰显出合肥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的决心和气魄。
“细微之处更能体现一座城市的发展环境。”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
来了合肥,才能了解合肥;工作在合肥,才能体会到她不断向上的活力;生活在合肥,才能真正感受到这是一座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从“来回跑”到“一次不用跑”
“金九银十”,被称为招聘求职的黄金时期。转眼间,又到了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期。
每年的这个时候,很多高校应届毕业生都陆续走出校门,踏上实习、求职的道路。针对家庭困难高校毕业生,合肥每年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用于补助他们在就业创业过程中的相关费用。
今年,合肥将补贴标准从800元/人提高至1000元/人。贫困大学生方盛就拿到了这笔求职创业补贴。“这一补贴相当于‘雪中送炭\’,帮助我度过了那段最困难的时期。”
像方盛这样领取补贴的还有很多人。截至目前,求职创业补贴发放人数达到1万多人,是往年的两倍以上。发放人数的倍增,源于申报流程的优化。
“以前申报很麻烦,需要学生到学校提交一堆纸质证明材料,再由学校报送到人社部门。”市人社局就业促进处有关负责人说,大学生如果在外面实习,就很难抽出时间专门回去跑,无奈之下,也就放弃了申报机会。
如今,申报求职创业补贴不需要这样麻烦了。贫困大学生可以通过网上申报,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自动审核。审核成功后,求职创业补贴将直接拨付至贫困大学生的银行卡账户。“这种方式非常便捷,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要为政府的人性化服务点赞。”方盛说。
让广大高校毕业生感觉方便的,还有档案转入手续的办理。来到合肥工作的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都是通过人事代理服务窗口,将档案转入市就业人才中心。
进入暑期,市就业人才中心人事代理服务窗口便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不过,今年暑期,该中心人事代理服务窗口安静了许多,但办理档案转入手续的人数并不少。
自7月以来,市就业人才中心已接收省内外高校毕业生档案达1.8万多份。其中,大部分手续办理都从“网下”转向了“网上”。
“以前,高校毕业生办理档案转入手续比较复杂,必须提前到窗口开具调档函,随后回原单位办理档案调出手续。”该中心人事代理服务部部长袁庆黎说,中心充分利用“互联网+政务”,开通网上办理系统,高校毕业生在网上轻点鼠标,即可顺利实现档案转入。
“从‘来回跑\’到‘一次不用跑\’,体现了政府的办事作风与服务效能。就从这点来看,选择合肥绝对没错。”从外地来到合肥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李晖说。
服务做“加法” 流程做“减法”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城市创新发展最宝贵的财富。
继去年6月推出“人才新政20条”之后,今年4月26日,合肥再推“养人新政”,坚持在“引人、留人、用人”上下功夫,引进和培养各类人才来肥创新创业。
究竟什么样的人是人才?人才又该如何界定?因此,人才认证环节必不可少。(下转2版)
新闻推荐
多云“唱主角”,最高气温27~31℃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