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科研创新 先生如此 学生亦然 六秩时光 中国科大始终为潜心向学者提供一张平静的书桌
[摘要]六秩时光 中国科大始终为潜心向学者提供一张平静的书桌
编者按:
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迎来创办60周年的纪念日。
从北京创建到扎根合肥,六秩时光,中国科大历经“两弹一星”的峥嵘岁月、改革开放的大胆尝试、科技创新的积极探索;培养出众多科技领军人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凝聚了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中国科大建校六十年来,秉承“红专并进、科教报国”的远大志向,创造了我国教育史和科技史上的一个又一个辉煌。南迁合肥以来,“一城一校”相伴相生、休戚与共,演绎出最动人的城校情缘。从这里,大批中国科大学子走向世界,在各个领域绽放精彩。
即日起,江淮晨报陆续推出系列报道,带你走进中国科大。
“我们的学校如果能够说像一张白纸,那么就请把我们的学校办成最新最美的学校吧。”1958年9月20日,时任校长郭沫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学典礼上如是说。
围绕科大的故事太多,譬如她的诞生,原是为了研制“两弹一星”培养尖端科技人才;她曾创办于北京,辗转来到合肥;“创始人”队伍异常华丽,首任校长为郭沫若,钱学森、华罗庚、贝时璋、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等一批著名科学家担任首任系主任。
初创之时的星光熠熠,并没有在随后的六十载中变得黯淡。相反,她为中国教育史创造了多个“首次”,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率先成立全国第一个研究生院;首创少年班……
她为潜心向学者提供一张平静的书桌
办学历史很短,在中国一流高校中,它是年轻的一辈,到今年9月20日建校才刚满60年。办学规模很小,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它“特立独行”,招生人数始终只在1800余人。但每1000名本科毕业生就产生1名院士、700多名硕士博士,比例居全国高校之首,也让科大坐享“千生一院士、七百硕博生”的美誉。
“六十岁”的中国科大,培养了一大批科学大家和科技领军人才。32位科技将军、73位两院院士从这里走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赵忠贤院士、参加我国98%的核试验的常永福将军、寒武纪创始人陈云霁和陈天石兄弟……他们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怎么做到的?创办于1958年9月的中国科大建校之初,13个系41个专业都是围绕“两弹一星”的国家战略目标。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家也登上了科大的讲台,钱学森、华罗庚、钱三强、严济慈等兼任中国科大校、系领导,亲自登台授课,及时把最新科技成果和科学前沿课题,传授给科大的学子们。
建校之初的科大,学术之风浓厚至此。让教授、大师在一线执教,也成为传统一直延续下来。2012年,从科大建校起就开始执教生涯的史济怀先生,获得了由学生票选产生的“十佳教师”的荣誉,这位时年已有77岁的老人,即使“官”至大学副校长也未曾离开讲台;他的学生都已经退休了,他本人还坚持留在本科教学的一线岗位上;退休返聘后,他仍然以一周6课时的工作量给本科生上“数学分析”。
而斩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赵忠贤、陈仙辉、潘建伟等名师名家,都曾走上讲坛为学生答疑解惑。六十年未曾改变初心,中国科大依旧可以为潜心向学者提供一张平静的书桌。如今,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共389人,占固定教师总数的31.5%。全校90%以上的教授、副教授在教学一线为本科生上课。
“要把学生教成一把锋利的刀子”
对于一线教学、基础课程的重视,源自于科大“极其重视基本功”的传统。《钱氏家训》说,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而科大学生的案头,却年年都搁着一本《电磁学千题解》。
这本已经绝版的习题集,不知从何年起就一直蝉联科大图书馆年度借阅榜榜首。仅2017年就被借了482次。在借阅量榜单中,靠前的尽是教科书类,如《力学:第五版》、《数学物理方法学习指导》、《力学》、《复变函数》、《线性代数·第2版》。
中国科大甫一建校,就改变了当时中国大学理工分家、强调分系分专业培养专门化人才的情况,定位为新兴的理工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所有专业对数理化基础课程要求十分严格。
第二任校长严济慈曾有一个著名观点:科大不培养只知道书本知识的学生,而是要把学生教成一把锋利的刀子,“科研领域见什么就能解决什么”。中国科大前任党委书记许武曾说,“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科大人一直把培养有觉悟的尖端科学技术人才作为标准,一方面要有为国家、为人类社会作贡献的志向,一方面要探索新型交叉学科的拔尖人才培养”。
直到现在,科大学生们依然有这样的感受——科大的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程难度高、比重大,单是数学方面微积分、数学分析以及线性代数,学分就达到最高25分,远超诸多高校。
“创新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吗?”科大给予的答案是肯定的,虽然没有一门具体的课程可以提高创新能力,但是打好扎实的基础,营造创新的环境,让学生去自由探索,是叩开创新之门的一把钥匙。“学好数理化”的科大学生,在本科期间打好了数理基础和逻辑分析能力基础,科研“后劲十足”,在海内外尖端科研机构享有广泛声誉。
80后科研新生代渐成中坚力量
在科大的师资简介中,有一句特别的注解: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近70%,其中35岁以下教师约占青年教师总数35%。
日前,备受关注的201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人名单正式出炉。作为国内仅次于两院院士的第二层次高端青年人才,其中的80后年轻科研人员的入选尤其引人注目。据统计,这些80后人选中,毕业或任教于中国科大的占比很高,中国科大这一漂亮的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科大人才培养的顶尖水平。
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具有前沿科技视野的师资队伍。如今在量子领域闪耀世界的潘建伟团队,很早就开始了人才布局:从科大起步,潘建伟将学生分别派往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德国马普量子光学所、瑞士日内瓦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
2008年,潘建伟带领在德国的团队整体回归中国科大,而其他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也陆续回国,以陈宇翱、陆朝阳、张强、赵博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青年学者组成了一支精干的研究团队。2017年,陆朝阳获得欧洲物理学会颁发的“菲涅尔奖”,此前,他的导师潘建伟和同门陈宇翱也曾获得该奖项,师生三人先后获得此项荣誉,也是史无前例。
如何建设一支有前沿视野的师资队伍?有颜值(好的办学环境)、有担当(优秀的学术成果)还不够,大学的文化环境就像树木生长的土壤,营养丰富才能枝繁叶茂。
在中国科大人力资源部部长褚家如看来,近年来,随着国力的不断提升,科研和经济条件有了飞速发展,国家实施的相关人才计划使大批英才“回流”,对提升国内的科研水平有很大的作用。“这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敬业、谦逊、关心学生、因材施教,将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责任放在心间。”
此外,在注重从国外引进人才的同时,中国科大也十分重视“土著”青年教师培养。学校每年拿出一笔钱,资助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出国进修,保留他们在学校的待遇,并提供其在国外体面的研修生活费。学校批准他们出去的唯一条件,就是他们找的实验室和导师的水平必须是一流的。
自2009年起学校实施“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计划”,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外一流大学、研究机构研修深造。至今,通过该计划已累计派出345人。该计划提升了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特别是工程和信息类学科。
执着科研创新 先生如此 学生亦然
对创新、科研的执着追求,先生如此,学生亦然。
在中国科大,学生甚至从大一就可以直接敲开教授的门,申请加入实验室,接触前沿科学研究,亲身感受什么是科研。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旨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极客中心、创客中心、科技创新赛事……为激发科技创新能力,科大2015年10月起面向学生创建了青年创新基金,入选项目可以取得科研经费支持,首批已有55个项目获得总金额542万元的资助。
今年3月5日,Nature杂志连续刊登了中国科大2010级严济慈物理英才班、现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读博的曹原同学的两篇文章,介绍曹原及其团队在石墨烯超导领域的重大发现,引发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2010年10月,中国科大正式获批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拔尖计划”)。曹源就读的严济慈物理英才班,就是“拔尖计划”5个基础学科英才班之一。
截至2018年7月,全校“拔尖计划”共培养学生1381人,其中已毕业958人。在过去3届毕业的拔尖班学生中,94.5%的同学选择在国内外继续深造,其中出国深造率为56.8%。中国科大英才班毕业生中已经涌现出一批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的科技新星。
在学生培养上,科大“百分百自主选择专业”的做法也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从2002年开始,学校逐步推行自主选择专业,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已经展现出对人才培养的加码效应。以2013年获得学校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的33名优秀学生为例,其中9名为重新选择专业的学生,占1/4。
原是高校中的出国大户,多年来,中国科大本科毕业生攻读国内外研究生的深造率在75%左右。如今,科大已经悄然变成“回国”大户。以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为例,仅科大入选回国的校友数量,就占到全国入选总人数的九分之一。
晨报记者 于巧妮 通讯员 杨凡
新闻推荐
合肥市第三十中学师德师风建设侧记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