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照料瘫痪病妻11年 曾为病妻建了一座“桥”

合肥晚报 2018-09-07 01:04 大字

[摘要]曾为病妻建了一座“桥”

合肥市高新区梦园小区,84岁的李思珍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伺候”瘫痪在床的老伴李昌英。梳洗、喂饭、按摩、散步……凡是和老伴有关的事情,李思珍全部亲力亲为。2007年,老伴李昌英因意外摔伤丧失了自理能力,11年间,李思珍一直不离不弃地照料着患病的妻子。

半路夫妻意外结缘相伴

1997年9月,63岁的李思珍在别人的介绍下认识了57岁的李昌英,相似的生活经历让两位孤独的老人很快走到了一起。一个月后,李昌英瞒着儿女将李思珍带回了家,没想到遭到了儿女们的一致反对。“当时她的孩子们都不同意,认为我是图她的家产。”李思珍告诉记者,老伴李昌英原本是一名冰箱厂的运输工人,多年来走南闯北攒下了几十万的积蓄。

儿女们的反对没能阻挠两位老人在一起的决心,1997年11月份,李思珍和李昌英领取了结婚证。婚后的李昌英不愿靠儿女养活,于是萌生了创业的想法。“退休后我们俩开始创业,她借着以前在冰箱厂工作的关系在全国各地推销冰箱,硬是靠着自己的拼劲为5个儿女安排好了生活。”李思珍说,在外打拼的日子虽然辛苦,但两个人相互扶持倒也过得十分幸福。

突发意外妻子命悬一线

创业来的钱,大部分用于李昌英5个子女成家立业上,由于不想增加子女的负担,加上自己上了年纪,李昌英开始靠着出门捡塑料瓶攒点钱贴补家用。2007年9月30日,李昌英像往常一样骑着三轮车出门捡瓶子,由于三轮车刹车出了问题,李昌英连人带车摔倒在了路边,脑袋磕在石头上,被紧急送往了医院。“到了医院,医生告诉我她的脑子里有血块,由于不能确定具体的位置,手术具有很大的风险。”李思珍说,当时听完医生的诊断,曾有人劝他放弃治疗,但他想到妻子打拼的艰辛,还是含着泪签下了手术知情同意书。“她这一辈子还没享到福,我不能让她就这么走了。”

最终手术进行得很顺利,但妻子也因为这次重创丧失了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李思珍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一边带着妻子参加康复训练,一边承担起家务,从日常洗漱喂饭到按摩训练,李思珍全部一力承担。长期的生活压力使得李思珍的心脏病复发了,2010年,李思珍做完心脏支架手术后不到一个星期,又返回了家中。“她离不开我,一看我不在,整个人就会很焦虑。”

建“桥”圆妻子一个梦

长期瘫痪在床的生活使得李昌英变得很沉默,为了让老伴能够出门散散心,李思珍想到了一个办法,他省吃俭用请人在自己的家门口修了一座木桥,这座桥从李思珍家的后门口一直延伸到小区的路边,天气好的时候李思珍就推着轮椅带着老伴外出看看风景,听听鸟鸣。闲暇时间,李思珍还会拿着抹布精心护理桥面。“一个人老是在家里窝着就会心情郁闷,也不利于病人的康复。”李思珍说,自己和老伴本就是半路夫妻,能走到一起已经是一种缘分,既然自己能陪着她创业,自然也能陪着她吃苦。如今这座桥,已经成为梦园小区的一道风景。提起这座桥,大家都觉得它是爱情的见证、温馨的代名词。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见习记者 卫晓敏 文/图

最美家乡人由你来推荐

2018“最美家乡人”评选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只要您身边有符合勇敢、正气、担当、热心、自强、诚信、慈孝、友爱、情义、敬业、仁爱、善良、文明、友善、大爱等正能量关键词的平凡人或暖心事,均可向合晚举荐。征集结束后,本报将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对所有候选案例进行公开评选,获得票数最多的10个案例,授予合肥十大“最美家乡人”称号及正能量奖金。随后,本报还将从中挑选突出案例,参与全国评选。讲最美家乡事,评最美家乡人,你可直接拨打合晚热线96511,或关注合肥晚报官方微信、官方微博进行留言。

新闻推荐

普法来先行 卫生时常抓

近日,竹园社区党支部和团支部联合开展“开学第一课普法来先行”专题教育活动。普法课堂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