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变化 致敬改革开放 人均居住面积从3.7平方米到35.9平方米 见证合肥市城乡居民住房巨大变化
[摘要]人均居住面积从3.7平方米到35.9平方米 见证合肥市城乡居民住房巨大变化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我国改革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筒子楼,80年代的单元楼,90年代二室一厅、三室一厅到跨入新世纪的小高层、复式住宅、跃层、别墅,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有其屋”再到“居者优其屋”,合肥房地产行业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见证了合肥市城乡居民住房的巨大变化。
《合肥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557.4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住宅投资1095.45亿元,增长27.2%。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1.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0平方米。
要知道,合肥市1982年人均居住面积才3.7平方米,1985年,全市人均居住面积增加到7.2平方米,增长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今天,我们致敬过去四十年,感谢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美好生活。
从四十年变化看,合肥市居民住房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978年-1988年公有分配阶段:低价分房为主
到现在,只要是在合肥工作的上了一定年纪的人,都经历过公房分配阶段。改革开放前,住房作为一种福利,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以租养房”的实物分配制度。197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解决住房问题的政策能不能宽一点”的想法,由此开启了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之路。
那时候较大的机关和大型企业都各自设有房管机构。如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行政处设房管科,市人民政府设市直机关房管所,合肥钢铁公司行政处设房管科,这些单位的自管房面积都有10万平方米以上。
1981年,合肥市成立了房屋普查领导小组(后改为房地产普查领导小组)。小组组长由分管副市长担任,这是合肥市首次房屋普查。到1985年普查结束,全市计有公产住宅房建筑面积1703.7万平方米,其中市房管部门直管和各单位自管的合计占全市住宅房总建筑面积的96.36%。也是在这一年,合肥市首次开展私房产权登记发证工作。
也就是在1981年,中国才开始有房价数据这一说法。根据《中国34年房价变迁史》一文中提到,1981年浙江温州瑞安商品房卖出了68.85元/平方米的价格,算下来一套2600元。这个单价相当于一位普通工人的月均工资。但老百姓依然觉得买不起。重要的是那时的意识里没有买房的概念。
根据1982年城市规划,也是合肥市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规划显示,近期到1985年底,城市人口控制在60万左右,城市用地为59.4平方公里,人均用地99平方米;远期到2000年,城市人口控制在70万左右,城市用地为77.74平方公里,人均用地111.1平方米。
实际上,到2000年,合肥市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446.7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多平方公里,相比当初的规划都有巨大跃升。
1983年4月,合肥市首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中国房地产开发合肥公司成立;1983年9月,合肥市长江路、金寨路沿街改造工程指挥部(市城市改造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前身)成立;1984年9月,合肥市房地产开发公司成立。以上3家公司为合肥市成立最早、实力最强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相继成立的还有市第二建筑开发公司、市新型建筑材料房屋开发公司、合肥建筑集团房屋建设开发公司、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总公司等。
合肥市第一批本土的开发商,先后建成西园新村、琥珀山庄、南园新村等数处环境优雅、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善的住宅区,使城市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
1988年-1998年制度改革阶段:住房改革吐故纳新中
1988年,房改正式全面试点,土地禁锢也终于完全放开。2月,国家批准印发了“房改领导小组”《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并提出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实行住房商品化,将实物分配逐步改变为货币分配,使住房这个大宗商品进入消费市场。该《实施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进入全面试点阶段,也掀起了国内第一轮的房改热潮,城市综合开发迎来了历史性机遇。
到1992年合肥市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有百余家。其经济性质既有国有、集体,又有股份制、联营、私营、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
1998年-2003年房地产发展升温期市场正在酝酿
从1998年7月起,国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从这一刻起,原先的福利分房制度被废止,标志房地产开始市场化。至此,合肥市住房实物分配制度从政策上退出历史舞台,宣告了福利分房制度的终结和新的住房制度的开始,房地产市场正在酝酿中。
2004年-2013年市场发展阶段:迅速成长蓬勃发展
从1998年底停止住房实物分配起,住房开始由城镇居民“福利品”变成“商品”,大多数城镇居民人人成为房产所有人,住房经济由机关和单位主导开始向市场需求发展转变。
2004—2013年是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也是国家对房地产密集调控的十年。2004年“8·31”大限开始到2013年,国家及相关部委共计出台70余项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集中在金融、财税、土地、行政四个方面,政策出台之多、密度之高、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房地产企业在此轮发展周期中,伴随市场规模的增大,企业数量急剧上升,但随着调控也进一步兼并整合,行业集中度快速提高。这一时期,万科、保利、中海等大批全国知名房企纷纷进入合肥,带来先进开发理念的同时,也给合肥人民带来了更舒适的住宅小区,更舒适的人居环境。
2014年至今房地产转型及长效机制探索阶段
住房市场化改革促使住房需求迅速释放,一方面居民通过新购、售旧换新、以房养房等方式改善居住条件,另一方面住房价格逐步上涨,住房的投资效益不断显现,并形成相互推动相互影响作用。
与此同时,合肥市房地产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严格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加强宏观调控,严格落实各项调控政策,确保合肥市住房市场稳步发展。
行业集中度也越来越高,合肥房地产市场也百花齐放,融创等全国各大知名房地产企业基本都在合肥落地生根。与此同时,房地产企业也在寻求多元化发展,从简单卖房到公寓开发、代建项目等多个枝头开花结果。
新闻推荐
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 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从公有住房无偿分配到全面商品房时代 合肥全国首创对租赁企业、中介和个人进行财政奖补
从公有住房无偿分配到全面商品房时代 合肥全国首创对租赁企业、中介和个人进行财政奖补...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