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管理进入“后创城时代” □一 天
梳理今年以来,本报创城监督性报道,有这样几个高频词:
油烟扰民。包括楼宇餐饮油烟和露天烧烤。前者往往先天不足,没有独立排烟和下水,使居民楼系统不堪重负、不胜其扰。后者是敞口直排。尽管加装了净化装置,出于电费成本的考虑,囿于处理效果,最后难免成为“猫鼠游戏”。
上个周末,尽管仍是35℃以上烧烤天气,但笔者所住居民楼下叮叮当当,电锯焊枪忙碌了两天。这是沿街门面房饭店,就它的油烟装置动的第N次手术。在这种商住一体楼宇开设餐饮,仅油烟治理而言,是个挑战性课题。此前它相邻另两家饭店的先后关张即是佐证。那两家店的油烟都是直排小区人车通道,几乎天怒人怨。硕果仅存的这家,巨大的引风机和空调室外机占据小区绿地,工作时,烟气、噪音直扑两栋楼的住户若干年。
交通秩序。主要是行人和非机动车辆闯红灯,机动车乱停乱放以及交通噪音。如果说前者还是个人素质问题,那么在城区推行免费停车就是“劫贫济富”。城市资源公平地属于每个人,多用者多付费,购车不买停车位,如果再划设免费的马路或小区停车位,于使用者是“巧取豪夺”,于管理者是缘木求鱼。
作为沿主干道住户,对延安路的车辆噪音与日俱增,笔者哑口无言,因为这是购房时在小区位置与环境之间作出的折中选择。但今年每日夜晚乃至深夜,马路上一种新的扰民模式让人躁动——改装摩托。这些不以通勤为目的的两轮怪物,发出巨大的发动机爆震音,在空旷的马路上狂飙往复,无视测速拍照、交通信号的存在。一次经过淮河文化广场,看见一个骑手竟手提车把,前轮悬空,人车近乎直立,在众人的侧目中扬长而去。
犬只管理。不管是管犬,还是管理养犬之人,城市养狗办法已经出台多轮,而这座城市愈演愈烈的狗患随着疫苗事件发酵,持续成为热门话题:车撞死狗,可不可以不赔?无绳无牌的狗,谁来捕杀?淮河文化广场两块大型绿地,众所周知是周边狗们共同的乐园。每天晚上,狗在这里撒欢,狗主人在交谈,草地不伤狗足,不见便溺,人狗两悦,只是文明城市招牌在此无光。
物业管理。它本是作为医治计划体制下住宅公管的良药引入。在上世纪90年代,如果住宅区管理混乱,开具的药方往往是走市场之路,“引入物业管理”。但梳理近期《淮河晨刊》物业管理系列报道,不难发现,在一些有规模、有档次、有物业的小区,物业公司与业委会、业委会与普通居民、普通居民与物业都出现了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纷,有的还对簿公堂。在原来没有物业的老旧小区,经过财政出资整治后,因物业费难收,后续管理难以继续。在运行十几年后,物业管理这个“舶来品”在一些地方陷入了“标准低—管理差—收费低—管理差”的死循环。
还有装修垃圾处置、工地扬尘……纸短事细,不能一一列举。
创城成功,仅是万里长征走出的第一步,意味着我们打响了城市精细管理的出发令。在“首创必成”的三年攻坚中,我们上下同心,各方动手,不计得失,一口气解决了N多软硬件问题,走完了一些城市十几二十年走过的路,功莫伟矣,善莫大焉。在管理进入“后创城时代”的今天,我们碰到的夜市烧烤、餐饮油烟、养犬(猫鸽)、交通拥堵、噪音扰民、物业纠纷等顽症痼疾,或在创城冲刺中被高压态势所压制,被万众一心的氛围所掩饰,或仍处于多头管理、群龙治水状态,“三个和尚没水吃”,非得以顶层思维的决心,从制度设计的层面,逐一列举,问诊开方,挂牌销号,加以解决。再用广泛号召、群众运动式的“大水漫灌”,可能仍会是雨后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媒体报道,同是全国文明城市的合肥市出台新政,今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取消住宅楼内餐饮企业,后在实施中接受群众呼声,扩大至商住一体楼宇,以从根本上解决油烟问题。
圣诞节前,法兰克福政府楼前几百平方的大广场向市民分割出租,成为自由市场,烧烤、小吃、售卖摊点一律积木式搭建,水电管路铺塑胶木保护,油烟钟罩式集纳处理排放,便民利民与卫生环保高度统一。
为防止雪天大量的无停车证停车,冬天的纽约警察局便向社会公开销售“拖车证”,持证企业可用自有设备,上路清理乱停车,并得到收益,管理方减少了对“潮汐式”需求的行政投入,保持了对一切违规行为“365×24”的管理状态,社会方获得授权的合法收入,未购买固定车位的人自然打消购车念想,老老实实乘公交、地铁。以上的几块“他山之石”,能不能为我们“后创城时代”的高品质管理提供一些启示?
新闻推荐
本报讯在多家酒店内开设卖淫窝点,通过网络推送卖淫信息,联系好客户后再临时发送酒店信息。近日,合肥警方成功摧毁一个利用网...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