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合肥高质量发展 “好戏连台” 经济新动能齐汇聚,协同创新体系加速跑
[摘要]经济新动能齐汇聚,协同创新体系加速跑
今年以来,合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经济运行稳定性持续增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质量发展特征更加凸显。
跟着记者一起来梳理下,今年上半年,合肥高质量发展的那些精彩好戏。
新驱动: 协同创新体系加快构建
创新是合肥最大优势、最强动力、最亮品牌,也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创新发展,协同创新是重点,是抓手。今年以来,全市协同创新体系加快构建。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方面,新增水稻分子育种联合研究中心、先进能源与环境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2家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基地总数达14家。
推进中科大先研院市场化改革,累计建设联合实验室、工程中心等专业平台50家,引进各类创新创业人才552人;工大智能院累计孵化企业55家,引进人才团队20个。
中科院广州生物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合肥研究院、中科院安徽中领环保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安徽)科技产业创新平台、中科院成都文献中心合肥分中心、中国信通院合肥研究院等5个国字号平台也签约落户,进一步推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此外,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5%,发明专利申请量14945件,增长19.9%,发明专利授权量2659件,同比增长11.7%,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4.5件,较去年年底增长2.9件;输出技术合同4330项,技术合同交易额40.53亿元,同比增长26.0%,占全省48.7%。
新活力:
市场主体快速增加
今年以来,合肥新市场主体快速增加。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8.7万户,增长28.3%,其中新增私营企业4.07万户,增长24.0%。截至6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总数75.4万户,同比增长24.0%;注册资本总额28321.3亿元,增长38.3%。
新增企业释放后劲,为稳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上半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18户,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3.6%,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436户,对全市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贡献率达34.0%,提高14.2个百分点。
新开工项目也由降转增。上半年,新开工630个,扭转了今年以来新开工项目数持续减少的局面。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82个,同比增加65个。
新经济:
要素需求保持旺盛
“合肥造”新产品增长势头强劲,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99.0%,微型计算机设备增长33.8%,工业机器人增长15.4%。网络零售额快速增长,限上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85.81亿元,增长25.5%。
在网上销售的带动下,快递业务量也呈现出增长较快态势,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02亿件,同比增长15.2%,占全省的42.8%。
要素需求保持旺盛,工业用电增长较快,上半年增长18.8%,比一季度、去年同期分别提高4.4和6.5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增就业人员16万人,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的172.3%;人力资源市场求人倍率达1.25,表明市场用人需求旺盛,职位供给充分。
直接融资规模扩大,上半年新增直接融资1468.47亿元,占全省的64.3%,同比提高12.0个百分点;其中股权融资25.47亿元,华米科技、新华教育先后在纽交所和港交所上市,分别实现股权融资1.1亿美元和12.4亿港元。
新发展:
产业“变绿”改善环境质量
工业转型升级加快,高耗能产业产能有序缩减,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上半年细颗粒物(PM2.5)浓度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5%, 绿色发展有序推进。
随着全市产业结构转型,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上半年西瓜、草莓、甜瓜等种植类水果面积2.1万公顷,增长2.3%;新增绿色食品20个,有机农产品8个,“三品一标”总数950个,同比增加68个。乡村旅游市场活跃,上半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突破190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19亿元。
柯岚茜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吴奇
新闻推荐
老来找老伴 “黄婚恋”烦恼有点多 专家:婚前财产所有权、继承权以及亲子关系不变,再婚会更幸福
少年夫妻老来伴,老年婚姻就是找个伴儿。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丧偶、离异老人加入“相亲大军”,想为自己找个共度晚年的伴儿。...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