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合肥晚报 2018-08-09 11:28 大字

[摘要]探访吴山镇楼西村的“金瓜”致富路

○面对刚刚采摘的南瓜,陶余川一家三口露出幸福的笑容 ○夫妻二人在辛苦地装瓜 ○农民逮猪 ○楼西村风光迷人 ○荷花塘边,虾稻共养

陶余川是合肥市长丰县吴山镇楼西人,当过兵,创过业,他因为吃苦耐劳赢得村民的信任,干起了村官,如今,他成了全村致富“带头人”。近年来,吴山镇楼西村立足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吸引了众多投资者来村发展,有机水稻、阿根廷奶油南瓜、莲藕,尤其是草莓种植,逐步建立起“家庭农场+合作社”的发展模式。

绿色农业留住家乡的蓝天白云

8月初,记者来到楼西村,村民李怀友时刻不忘称赞陶余川,“这个阿根廷奶油南瓜效益不错,比传统农业收益能高出三倍多,多亏了陶书记的引进。”李怀友从去年种植几亩地,发展到今年种植40多亩的规模。

“十多年前,刚来到这里时,路还是泥路,村民基本上还是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各方面都比较落后……”回忆起以前,科鑫循环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陶立还是记忆犹新。而如今,说起楼西村的变化,他脸上情不自禁地笑容就说明了一切:水泥路早已四通八达,路灯亮了,去年村民们还喝上了自来水,合作社一有事需要帮忙,一个电话村两委立刻就能到现场……谈到村里的发展,陶立也是很有想法。他说,楼西村在绿色无公害的农业发展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要继续立足于农业,用工业理念来发展农业,规划整平农村土地,促进土地流转、农民增收,从而带动当地发展。

随后,李玉祥、魏发好、陶余中等也纷纷从自身经验谈起,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在探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吴山镇楼西村始终立足本村发展实际,坚持用绿色农业发展留住家乡的蓝天白云。

昔日兵哥哥今日致富带头人

1984年出生的陶余川,19岁参军,在武警广西总队南宁市支队当兵。在部队的8年时间里,陶余川入了党,多次获优秀士兵、优秀士官称号,获得各级嘉奖。 2011年退伍回到家乡楼西村后,陶余川便开始了人生的创业“进行曲”。“开始养猪,后来养鹅。”说到起步创业,陶余川憨笑地说,养猪那两年正好赶上猪肉便宜,基本不挣钱;养鹅由于气候不佳、技术跟不上,也是血本无归。

“小陶虽然创业受挫,但年轻人有股子闯劲、干劲。”50多岁的村干部魏发才说。 2013年,村里正好推荐后备干部,村两委决定把陶余川吸纳到村里工作,让他担任民兵营长职务。由于工作出色,2014年又当选为村主任。

在村里干了两年后,陶余川又耐不住“寂寞”了。“当时看到草莓效益挺好,而吴山这片区域少有栽植。”陶余川说,正好县农委派来的扶贫工作队长是位“草莓专家”,更加坚定了他种植草莓的决心。

当年,陶余川和3名村干部一起发展了12亩大棚草莓。随着效益和技术不断提升,2017年陶余川开始“单打独斗”,草莓面积扩展到了50亩,每亩纯收入在10000元左右,种植草莓的农户也越来越多。

早在2014年,陶余川就开始试种奶油南瓜,一直与北京一家种子研发公司合作,不断试验适合分水岭气候的南瓜品种。“目前这个品种种植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产量较高。”陶余川说:“现在其他村的种苗全都从楼西村购买”。为增强持续发展,陶余川成立了“玉川家庭农场”,实现统一供种,统一指导,统一回收。现在全村450多户有一大半农户种植奶油南瓜,种植面积达到1500多亩,户均增收3000元~4000元。

再接再励, 2017年陶余川成立楼西玉祥莲藕基地基地种植莲藕350亩。与安徽科鑫养殖公司签订了1050亩的土地入股合同,开展有机水稻生产,三个村民组的村民在获得土地租金的基础上,还解决了部分村民务工需求,切实改善了村民及贫困户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条件。

楼西村旧貌换新颜

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楼西村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好的改善,2014年至今,全村新修水泥路4500米,村主干道加宽至3300米,安装路灯90盏,危桥改建3座,.群众文化广场1个,党群服务中心一个,扶贫产业园2个。154千瓦光伏发电站一个,几年来共新挖当家塘三十多口。共埋设塘坝安全警示标牌50余块,

2014年楼西村被定为贫困村以来通过村组织不断努力在2016年实现了村脱壳,所有贫困户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全村所有贫困户都有扶贫产业以及奖补,收入得到增加,实现稳定脱贫。2014年以来实施了危房改造(加固)16户,新建蔬菜大棚两处共计50亩。农村“三大革命”,村内陈旧性垃圾得到清理,清理垃圾60余吨;自来水全覆盖;道路绿化1.3公里,农村环境脏乱差得到有效治理。如今的楼西村,处处鲜花,满村飘香;荷花迎风,怡红快绿。

夏帮旗 蔡蕊 黄琼 文/图

新闻推荐

·民生快递·合肥四所学校将投入使用

本报讯(记者张鸣)8月8日,记者从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获悉,由该局组织建设的合肥市三十五中、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合肥校区、...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