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无房、平房、楼房、高层的数次变迁 市民感慨住房的变化,人人都是见证者,个个都是受益人
[摘要]市民感慨住房的变化,人人都是见证者,个个都是受益人
刚结婚时曾住在婆家。 分得的20平方米单位房。 单位分的63平方米二手房。 在地铁口买了一套高层精装房。
晨报讯 杨瑾是原安徽针织厂职工,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她从黄山屯溪嫁到合肥。在合肥的三十多年里,杨瑾经历了无房、平房、楼房、高层的数次变迁,成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千家万户居住环境逐年向好的一个缩影。杨瑾感慨,这些年里,住房的变化,人人都是见证者,个个都是受益人。
三代八口人挤住56平方米房子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杨瑾从外地嫁到合肥,没有房子便挤在婆家住。公婆、一小叔、两小姑以及杨瑾一家三口,三代八口人挤住在56平方米的三室一厅。“生活上的种种不便,可想而知。我曾暗怨错嫁,自找罪受。”杨瑾笑着回忆。
三年后,通过排队等待,杨瑾在单位有了分房资格,分到一个20平方米的单间,这个单间是由旧仓库改建的。
无天花板,抬头见黑瓦;无厨房,用旧篱笆自搭厨房;无卫生间,离公厕有十分钟路程;阴雨天,地面回潮汪水。“虽然是‘三无房\’,但我却高兴得合不拢嘴,大有翻身得解放,当家做主人的喜悦感。”杨瑾说。
丈夫分得二手房搬家却一波三折
六年后,杨瑾的丈夫在单位分到一套二手房,三室一厅63平方米。回忆起那段往事,杨瑾记忆犹新。原房主迟迟不愿腾房,女儿一年级时分的房,到二年级时还被对方占着。
尽管女儿的学校,就在这套房的楼下。而杨瑾和丈夫却要每天从东门骑自行车,送女儿到市区上学,大人孩子都很辛苦。求领导做工作,托朋友说和,一波三折后,原本两家之间的私事变成了单位公事,事情终于得到了解决。
这套房杨瑾一家住了二十多年,很有感情。有时在家中闲聊,杨瑾说这房方便是方便,就是旧了点。丈夫马上怼回:“故宫更旧。”
如今住上高层
2013年初,杨瑾家在地铁口买了一套高层精装新房,三室二厅,宽敞明亮、小区周边各种配套设施完善,生活十分便利。
“早些年,我曾认为买房对普通工薪家庭是遥不可及的事。别人谈论买房的热门话题,我尽量回避。听到‘飘窗\’两字,不知为何物,也不好意思问,怕出丑。”杨瑾十分感慨地说,无论是小区品质还是物业管理,都提升了几个档次。加上女儿工作后,家里经济宽松了,工资又连续增长,再加上公积金,还贷力所能及,新房梦想成真。晨报记者 余佼佼 实习生 邱焱平
说出你的故事 晒出你的回忆
从7月23日开始,合肥市房地产管理局联合合肥报业传媒集团江淮晨报正式启动“大城·大纪——合肥房地产行业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活动”,并开展合肥人居40年——“我的回忆影音资料”“我的住房故事”征集活动。
“我的住房故事”征文要求主题鲜明,要紧密结合工作、生活实际,谈感受与体会。要选取自身或身边典型事例。评论、叙事、杂文、散文等均可。涉及人物和事件必须实事求是,杜绝虚构。字数在600-2000字为宜。
“我的回忆影音资料”要求画质清晰,谢绝电脑合成的图像和影音资料。
征文活动结束后,我们将邀请专家评选,按照“十佳代表影音资料”“十佳住房故事”两个主题分别评奖,向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并给予每篇800元奖励。
征集时间到2018年8月10日结束,投稿邮箱:jhcbppb@126.com,仅接受电子投稿(电子投稿不便者,可与晨报热线联系)。征文须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真实信息,邮件标题注明“40年征集”字样。咨询电话:0551-62636263。
新闻推荐
8月8日(周三)就业招聘日招聘信息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