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基层社科类学术社团长效化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科类学术性社团健康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社科类学术性社团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服务决策咨询、活跃学术研究、凝聚社科队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做出重要贡献。但在基层社科类学术性社团中也还存在着重点学科不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制度规范不完善、活动经费不充足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推动基层社科类学术性社团长效化发展,应对症下药、因地制宜、多措并举。
整合社团队伍。周有光先生说:“学问有两种,一种是把现在的学问传授给别人,像许多大学教授做的就是贩卖(传授)学问;第二种是创造新的学问。现在国际上看重的是创造学问的人,不是贩卖(传授)学问的人。”有的学术事业,特别是冷门“绝学”专业,是一般专家不愿为但又是非专家不能为的创造性活动。通过整合社团队伍,可以更好地互补专家优势,促进学术创造活动。基层社科类学术性社团队伍的整合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由官方组织。由民政部门或社科联牵头,通过学科领域或课题项目来整合,把当地从事相关学科研究的专业人士联合起来。二是由民间组织。由基层社科类学术性社团立足各自优势,牵头组织一些特色相近或学科互补的相关社团,或自发搭建讲座、论坛等学术平台,或联合开展重大项目研究,或合作组织科研成果编纂出版、宣传推广等活动,把各个社团的人才资源整合起来,优势和特色发挥出来。
建好社科资源库。我们今天不只是生活在现实空间里,还有另外一个更为丰富多彩的虚拟空间。当前,虚拟空间已成为信息的主要集散地,基层社科类学术性社团要顺应时代发展,立足自身特点,认真筹划和建好资源库。一般来说,社科类社团的资源库可由知识模块和普教模块构成。知识模块是一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汇集各类信息资源,具有资源类型多样性的特点,其表现力和作用是单纯的纸质资料所无法替代的。普教模块包括课件、视频等,有声、有画、有图,可将人们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情境之中,既能刺激人们的专业思维,又可使抽象难懂的专业知识直观化、简单化。建议基层社团要主动加强虚拟空间的开发,以资源库建设为重点,以特色网站为载体,努力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为广大社科工作者服务,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
发展“社团经济”。学术性产品也是商品。在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要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基层社科类学术性社团也应树立经营理念,坚持产学研结合,既要突出学术主业,也要学会经营产业,努力实现由单纯学术活动向学术活动与经营活动并重的转变。要以政府购买服务为机遇,主动承接各级各类社科项目和研究课题;以服务社会大众为导向,积极开展人文社科类的科普讲座、教育培训等。总之,要立足社团自身特色和优势,主动面向市场、广泛接触“用户”,加强宣传推介,把自身的学术科研活动当作商品生产经营活动,通过与时俱进地创新方式和方法,开发出方便、经济、实用,具备多种功能的学术性产品,不断提高自身生存质量。
打造社团特色。对于基层社科类学术性社团来说,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生命力。基层社团应立足实际,着力从两个方面打造自身特色。一是要在学术研究上发挥智库功能。基层社科类学术性社团中拥有大批术业有专攻的会员,有的长期在政府部门供职,有的毕生从事文献工作,他们或掌握政策、或富有阅历、或熟悉地情、或精于研究,在应用对策和学术理论研究方面有独特优势,基层社团应充分用好这一宝贵资源,明确自身定位,打造社团特色。二是要在社会活动中主动担当服务角色。要充分发挥社团智力优势,在主动参与政府公益性活动的同时,积极举办富有地域性、标志性的传统节庆、展览陈列等民间文化活动,并持之以恒坚持下去,使之成为社团的品牌和标识。
(作者单位:合肥师范学院。本文系合肥市2018年度社科规划项目【HFSKYY201837】阶段性成果)
新闻推荐
本报讯7月28日上午,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项目开工,标志着合工大智能院先期启动项目正式全面开工建设。...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