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银行地铁站成避暑“宝地” 专家: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让老人娱乐纳凉两不误

合肥晚报 2018-07-28 01:06 大字

[摘要]专家: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让老人娱乐纳凉两不误

入夏,合肥连续多日热浪袭人,冷气充足的商场、超市、银行等公共场所又出现老人扎堆纳凉的现象。随着合肥地铁的开通,检票口前的空地也被老人们作为避暑的宝地。有人认为老人们“影响了公共秩序”,但也有市民表示理解。

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王云飞坦言,老人们的这种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的确会给正常使用公共空间的人带来麻烦,但多元化社会,人们有各种不同的需求,扎堆纳凉与老人内心寂寞相关。他呼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让老人们不出社区便可以享受文明、高质量的纳凉服务。

老人:省电是一方面,关键是有人聊天

“小孩在家待不住,大热天又不能在外面玩,就带她来这边了。”早上10点钟左右,70岁的汪亚就带着2周岁的小孙女来到了包河区的万达广场。家住得近,商场里面稍微转转后,汪亚就带着孙女回家吃饭,午觉之后再来。

62岁的张亚历和汪亚情况相似。孙子2周岁,还没有到上兴趣班的年龄,他和老伴一大早就带着孙子在商场乘凉、玩耍,“孙子喜欢这里,我们就带他来,家里不用开空调省电不说,遇上熟人我也能聊聊天。”张亚历笑着说。

75岁的陈安霞以前住在天鹅湖畔小区,现在搬家住得远了,但她还是喜欢来天鹅湖万达乘凉,主要就是找老朋友聊天。“孙子都大了,不要我带,我就天天一个人来这边找人聊天,待一整天,中午就靠着板凳睡一会。”商场里,像陈安霞这样孤身来乘凉的不在少数,他们大多都会在商场待上一整天,中午靠在板凳上小憩。陈安霞说,孩子们都不知道她平时跑这么远乘凉,可她在家实在着急,“和以前的老邻居约好了,没事大家都到这里来,聊聊天,见见面。”

晚上7点多,地铁一号线的合肥火车站站和二号线的三孝口站里聚集了许多前来乘凉的老人,或自己带板凳,或者就直接靠着墙坐下。家住火车站附近的张剑兰吃完晚饭后就会来这里乘凉,“天热,不开空调在家待不住,开空调又伤电。这边离家近,凉快,人又多,能找到不少老头老太太聊天呢。”张剑兰和儿子一家住在一起,晚上来地铁站坐坐,也算是有了自己的休闲时间。

商场:理解但不提倡,不出格不会干预

对于老年人扎堆纳凉的行为,天鹅湖万达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不提倡这种“集体蹭凉”,但是也能够理解老人的心情,只要他们文明纳凉,不出格,商场一般不会过度干预。市区一家连锁超市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只要能遵守公共秩序他们就不反对老人们来“蹭空调”,“还能涨涨人气”。

银行也是老人们的避暑“胜地”,但纳凉老年人的数量较大型商场少了许多,且一般以单身男性公民居多。在中国建设银行天鹅湖支行,等候区的座椅上,老人们自己带着杯子,安静地阅读报纸,并没有发出过多声响。虽然大堂经理介绍说现在来纳凉的老人少了,停留的时间也不会太长,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客户还是颇有微词,“人多的时候,座椅都被不办业务的老人占了,只能站着等号,无形中侵占了公共资源。”

专家:排遣老人孤独,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如何看待老人在公共场所“蹭凉”?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王云飞说,天气炎热,老人们不方便在公园等露天场地活动,长期待在家里会放大孤独感,一辈子习惯节俭,开空调觉得浪费电,不开空调又担心对身体不好,如果生病会给孩子添麻烦,因此,商场等公共场所便成为老人们度夏首选之地。

王云飞说,老人们精打细算习惯的养成,在农业文明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农业文明社会中,养老等事项全靠自己与家庭,如今虽然已向工业文明转换,但老人们的生活方式没有完全改变,残留习惯明显。同时,农业文明中没有公共空间概念,内心寂寞的老人们也没有相应的认知能力,不知道这种行为可能会给正常使用公共空间的人带来麻烦。商场、地铁等公共场所,安装空调是为了让大家有更好的购物、出行感受,并非为避暑纳凉所设,稍微停留无任何不可,但不能把公共场所当作长期休息地,这不仅会破坏正常的公共秩序,也增加了管理成本,影响了消费者正常的购物体验与消费环境。

当然,从节约能源的角度来说,集体“蹭凉” 也不能说是件坏事,但如何把握好度,王云飞坦言很难界定。他建议,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开展棋牌、书画等老人们喜爱的文化活动,这样,老人们不出社区,既享受文明优质的纳凉服务,又可以排遣寂寞,同时也能保障公共场所正常秩序。

实习生 童佳玥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洪欣 文/摄

新闻推荐

“零门槛”开放临时避暑点 合肥开展流浪乞讨人员夏季专项救助行动

合肥开展流浪乞讨人员夏季专项救助行动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