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画家的“多面人生”

肥东晨刊 2018-07-26 08:46 大字

○孟秀珍作品 ○和画友交流绘画技巧 ○说起自己的艺术之路,有艰辛也有欢乐 ○寥寥数笔就勾勒出栩栩如生的牡丹 ○孟秀珍展示自己的作品□实习生 黄顺迪 罗美玲 本刊记者 赵杰

她精通花鸟画,是一位职业画家;她爱好广泛,学舞练拳达到较高水平;她白手起家,曾成为肥东首批万元户……

她叫孟秀珍,肥东人,今年53岁。日前,记者在画室里专访了这位肥东的“多面手女画家”。

“编织”起家,成为“万元户”

身材高挑,性格直爽,说话直来直去,初见孟秀珍老师,给人以十分亲和的感觉。

孟老师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老家在肥东农村,和许多那个年代的人一样,小时候的孟秀珍日子过得很清贫。其实,在刚步入社会的时候,孟秀珍曾做过一段时间代课教师,可由于身份的卑微,加上锁事的繁忙,让她心有不甘。之后,奋发图强的孟秀珍考上了肥东师范学校,可由于家境贫苦没钱上学,又无奈作罢。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孟秀珍开始白手起家,干起了编织。她先是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来到合肥学习编织手艺。紧接着便“第一个吃螃蟹”,在肥东弄了一个门面,并买了一台进口编织机。“那台机子3000块钱,当时家里哪有那么多钱。最后还是县妇联给我贷款两千多块钱,我自己又东借西凑了几百块钱,才买下那台设备”,可以想象,在那个年代,年轻的孟秀珍是多么的果敢,多么的有魄力。要知道,那个时候的3000块钱,在农村都可以盖上好几间房了。

基于对市场上的准确判断,再加上付诸实际行动,孟秀珍的付出很快就获得了回报:在开店的第二年就赚回了本金,第三年就成为当时响当当的“万元户”。紧接着,她又扩大店面,组建了几十人的编织团队。就这样,从懵懵懂懂的学徒到全县第一批“万元户”,孟秀珍就这样在编织事业上付出了十年时间。

拿起画笔,重拾儿时的梦想

其实,说起画画,孟秀珍打小就有这个喜好,只不过由于家境的贫寒和迫于生计的压力,她一直将绘画的梦想压在心底。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结婚生子,孟秀珍渐渐将生活的重心转移到了家庭。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去公园散步时,孟秀珍结识了几位老年朋友,并通过她们了解到肥东老年大学有教画画的。于是,孟秀珍跑去老年大学询问,当年年底,她终于进入老年大学开始学画。“其实我那个时候挺不好意思的,毕竟来老年大学的都是上了岁数的,当时我才30多岁”,孟秀珍回忆。

因为是自己从小到大的爱好,所以孟秀珍学起画画十分认真,两年时间,从画梅花到画花鸟,孟秀珍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之后,经画友介绍,孟秀珍又来到合肥进行学画,一学就是四年,每周一次,风雨无阻。

业精于勤荒于嬉!对于画画,大器晚成的孟秀珍可谓是下了不少功夫。除了寻师求教,平日在家里,孟秀珍也是坚持每天练习作画。其实在当时,已为人妻的孟秀珍如同每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一样,有孩子要带,有做不完的家务。但她总会挤出时间拿起画笔,哪怕家境并不富裕,她节衣缩食也舍得花几个月的工资买笔、纸和颜料。当时,身边的很多熟人都对孟秀珍的行为表示不解,在她们看来:一个已婚有孩子的女人还折腾这些就是不务正业。不过任何他人的指指点点都抵不过孟秀珍的三个字“我喜欢”。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就在几年前,孟秀珍还专门来到国家画院学习了一年时间。

“多面”画家,学舞练拳全精通

在记者进行采访的时候,孟秀珍现场拿起画笔。只见其挺胸收腹,握笔沉稳有力,颇具大家风范,数笔下来,几朵绽放的牡丹跃然纸上,花叶相衬,错落有致,颇显富贵之气。

“这画画要有技术功底,可也是个体力活。你们还不知道吧?孟老师以前也是个练家子”,一位画友这样表示。原来,除去画家身份,孟秀珍在太极拳、太极剑、木兰拳、木兰扇方面也有着颇高的功底。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97年,她还获得太极拳、木兰拳的教练资格证。

画友们都这么评价孟秀珍的画:“她画的每一个作品中的每一个线条包括花、树叶都是有生命的,她的画将舞蹈的绵软和武术的力量感相结合,将武术中外在的型和内在的神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她独特的作画风格。”

新闻推荐

长江路“长耳朵”专“听”喇叭声

全省首个自动抓拍违法鸣笛“神器”上岗,两小时内抓拍20辆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