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一捆子”的柴门大鼓
大鼓是一种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和南方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的民间说唱,又称为“鼓书”或“大鼓书”,艺人手操大鼓,拍击成声,依节吟唱,内容刚健清新,唱腔淳朴厚实,富有浓郁的乡音。
安徽大鼓是流行于安徽省境内及长江沿岸部分城市的一种传统戏曲剧种,源于淮北地区,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计有八个门派,分别为高、蓝、柴、桂、张、沙、杨、赵。
一
柴门大鼓作为安徽大鼓最大的一个门派,主要流行于合肥、六安等地。
住在合肥市蜀山区仰桥社区的马云成先生今年已经76岁了,是柴门大鼓第四代传人,至今依旧坚守着这份责任,并努力让柴门大鼓得以延传,而免遭掩没。
我们很好奇,为什么柴门大鼓的传人不姓柴,马云成先生给我们讲了个故事。
据传过去紫蓬山举行庙会时,赶庙会的老百姓常无事消遣,于是说书的便都聚在一起。时间久了,祖师爷发现大家都聚在这,吃饭和睡觉都不方便,于是将各个大家分成多个小家,分布在不同地方,而柴门的祖师爷在烧饭捆柴时,突发奇想,给门派取名为“一捆子”,后又名“柴门”,柴门大鼓便由此产生。
聊到马云成先生的学艺之路,还得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1956年的合肥城隍庙后有一条街,许多说大鼓的都会在那里撂地。那时候的马云成在合肥四中上初中,上午上课,下午空闲时就去听大鼓,有时听到入迷,晚上的自习课都会忘记上。就这样听了一两年,悟性尚好的马云成竟也学会了不少段子。
他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为了挣学费,马云成在初二的暑假便开始到农村打零工。可生产队嫌他年纪小,背大板车又过于辛苦,无奈之下,他便跟着唱庐剧的叔叔,走街串巷开始自己说书。
从小记性不错的马云成听书一两天,就能大致记住内容,再加以改编发挥,便可有能说近四天的内容。
“说的第一段书是《杨家将》。”马云成回忆起来脸上洋溢着满足,“一天一晚上几块钱甚至几毛钱……一有空我就去说书,反正暑假没事。”
那时,还没有正式投师学艺,15岁的马云成只能借叔叔的器具去说书,虽说只是个玩票的,说的却并不比专业的逊色多少。
学生时代的听书为马云成的曲艺生涯铺下了垫脚石,说书经历更是将他往前推了一把,那时的马云成殊不知,他与大鼓书的缘分才刚刚开始。
二
光阴荏苒,转眼到了1962年,粮食紧张时期还没完全过去,高中毕业的马云成没考大学便回老家了。恰巧其父与柴门大鼓的第三代传人许峻峰先生是世交,马云成便在家人的张罗下正式拜师学艺了。
“烧香、磕头,那头都要磕得疼。”回忆起当时的画面,马云成显得格外兴奋,“当时见证的人可多了,张门也有,柴门也有。”
与别人从头开始不一样,马云成是带艺拜师,自然深得师傅喜欢。马云成人也勤快,一开始帮着师傅做些收钱、烧饭的杂活,有时师傅一个人忙不过来,便在前一天晚上教他白天去说书的内容,早上八点多开始要到下午四点多才结束,晚上收场后才有时间吃饭。
今天蜀山区的许多地方那时候还属于肥西,当地的书场白天都是流动的人,听众凭着兴致给钱,晚上进场才会收钱。
说书人为了留住听众,总会留些“扣子”、拴个“小绳子”这些小技巧,说到精彩之处便停下来,或是说些连环故事,让听众们意犹未尽。
即使到了“文革”期间,马云成依旧坚持说书,他不断地编写新词迎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先后改编过《红岩》、《野火春风斗古城》、《高玉宝》、《艳阳天》等小说。
后来为了维持家庭生活,马云成一度也去干了别的营生,做过爆竹,卖过春联,也当过会计。
似乎冥冥之中这辈子与柴门大鼓缘分难了,十几年前,马云成又再次投身文化事业,参加活动,创作新词。如今,马云成也成立了属于自己的“魅力艺术团”。
时代冲刷在马云成身上所留下的印记,给予了他丰富的经历,而这一切都源源不断地滋补着柴门大鼓内容的创作和形式的更新。
三
2010年6月,合肥市正式宣布将柴门大鼓纳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很显然,政府的重视并没有打消马云成的担心。
“政府重视,有人学,但也要有市场,得有钱啊!”
马云成告诉我们:“就拿我来讲,我一年如果只说大鼓,收入也是很微薄的,不足以养家糊口。”
好在,马云成现在已经有两位传人,一位是讲相声的曲艺艺人,一位曾经从事旅游行业。
“现在靠说大鼓搞生活肯定是不行的。”虽然语气有些无奈,但说到徒弟,马云成还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为努力顺应时代潮流,迎合现代大众的审美趋势,马云成也做出了不少努力。在创新表演形式方面,传统的大鼓书是一人、一板、一鼓,他与徒弟配合表演对口大鼓,还与乐队合作尝试配乐大鼓。
这样不但活跃了舞台气氛,还能够为节目增添趣味性和故事性。
在创新表演内容方面,马云成不仅创作出宣传核心价值观以及符合当代先进文化要求的内容,还积极投身社区公益活动,创作说唱《园区美景更灿烂》等鼓书节目,使柴门大鼓在传承中得到发展。
文化传承并不是三分钟热度的喜好,而是几乎一辈子的坚守,没有物质的保障,即使再强的毅力也终将难以维持。
当然,作为地方曲艺,具有地方特色的柴门大鼓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较陌生,地方方言的学习也有不少的障碍。相信在政府的重视下,社会精英人士与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会让更多的人发现这门古老的艺术,了解、学习并传承它,使柴门大鼓得以发扬光大。□巩晶晶 李云胜
新闻推荐
晨报讯昨日,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从合肥瑶海区市政园林办获悉,瑶海区景观园林绿化设计(批量招标)项目启动了招标。除了2018年...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