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不能“选择性失明”

烟台晚报 2018-07-15 10:41 大字

最近,一则消息引人关注———合肥市瑶海区45座公交候车亭被查出都是没有办理审批手续的违建,而合肥公交集团与城管、市政等多部门一度表示,他们也不知道候车亭究竟是谁建的。(7月14日澎湃新闻)

城市管理,最忌讳“选择性失明”。城市路边堂而皇之出现45座“违建亭”,暴露的正是城市管理的“选择性失明”。

查清楚公交候车亭的真与假,理论上说并不难。可让公众疑惑的是:45座假公交候车亭到底是谁建的,竟然是个谜!公交集团与城管、市政等多部门都表示“不知道”。一句“不知道”,难以推责。对公交集团来说,突然冒出一堆“竞争”的公交亭,是懒得问还是不屑问?就管理部门而言,查“违建”应是第一要务,若不是记者曝光,是否还会“失明”下去?另外,经查明,部分假公交候车亭系广告公司所建,究竟是广告公司太神通广大,还是相关部门假装不知道故意不说?两者之间是否有利益输送关系?若没有,为何能允许“违规占用城市市政道路,存在安全隐患”的公交亭“遍地开花”?

种种疑问背后,暴露出当地管理部门严重的监管缺位。面对“违建”,“不知道”是失职。相比“没注意、没查到”而言,事后的“装无辜”更容易引起人们反感。本身,45座假公交亭的出现就是生动讽刺,赶快调查清楚并拆除,才是最该持有的态度。对公众而言,最在意的不是“管理一定无漏洞”,而是不要犯低级失误。剖析监管部门的“看不见”,更可怕的是“被动作为”。因为管理的滞后,必然会以损伤公众利益为代价。“违规占道且有安全隐患”,已经足够说明“违建”的危害。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多部门的集体管理失灵———是不是只有45座假公交亭这一个漏洞?若当地还“潜伏”着更多问题怎么办?是不是该彻底整顿一下?是不是该举一反三,多来几场“刮骨疗伤”的自查?

城市管理容不得“糊弄”。对任何城市来说,管理一旦“失明”,无论主动还是被动,无论“真看不见”还是“装看不见”,都会扰乱城市的正常公众秩序。在河南,有多名群众举报称,深夜有大量的渣土车,满载建筑垃圾,开进园内山沟里疯狂倾倒,树木遭到“灭顶”掩埋,而当地村民称,这样的违规填埋至少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当地林业、环保部门“视而不见”,直到曝光才解决。从本质上看,该案例和45座假公交亭一样,都可能零星出现在一些城市里,若不重视,很容易引起坏的连锁反应。而对城市管理者来说,该做的是主动“揪”出这样的“恶”,这才是真的“在其位谋其政”。

总而言之,“选择性失明”与城市精细化管理格格不入。一处的“失明”,就可能破坏掉相关部门多年积攒的“人品”,对当地政府的公信力来说,更是严重损伤。

本报评论员

姜春康

新闻推荐

常温保存≠随便放 这些药夏天务必放冰箱

药学专家教您看懂药品说明专用词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