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路:老城四公里,赏尽古今庐韵

合肥晚报 2018-07-13 01:00 大字

[摘要]文化为魂,包河形成“并联”效应,感知城市记忆

老城复兴,文化为魂。然而,文化就像一颗颗散落遍地的珍珠,只有找到一根线“串”起来,才会变成一条光彩夺目的珍珠项链。

如何“串”,怎么“并联”?

在芜湖路街道辖区范围内,全长近四公里的桐城路串起了颗颗“明珠”,古今文化风貌同存。它们,又会带来哪些不同的体验?且跟随记者的笔触,前去感受一番。

[古韵] 姜夔文园将重现赤阑桥文化

“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

南宋一代词宗姜夔的这首诗《送范仲讷往合肥》明白无误地道出了这位词人与合肥古城非同寻常的缘分。

提及包河老城的文化,必定与之难分——桐城路穿越包河上的那座桥,就是赤阑桥,距今已1200多年的历史。

如今,在推进老城复兴的过程中,为了留住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脉,芜湖路街道对赤阑桥提出了新的设想——建设姜夔文园。

根据规划,姜夔文园项目实施面积约1.62公顷,整体布局呈带状分布,将银河巷通过改造作为文园主题景区,同时把姜夔文化融入银河公园(桐城路桥/赤阑桥以东),景观文化相互融合。目前,已完成立项、方案论证、设计等工作。

跨过赤阑桥,沿着桐城路往北走,就来到了曙光社区桐江小区,远远就可以看见一幅巨大的浮雕墙,气势恢宏。这里,也蕴藏着庐州古事——最负盛名的“古庐阳三贤”:宋之包拯、元之余阙、明之周玺。

据悉,桐江小区大部分居民都是元代名臣余阙的后代,他们优良的家风,一脉相承的孝义,与芜湖路街道打造的“孝”文化相契合。

[今风] 广电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启航

不仅能够感受到千年古韵,桐城路上,巷陌深深,还能感受到包河老城的今日风采。“童伢小市”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在曙宏新村小区路段,以前污水横流的大排档不见了,200米的街区装饰一新,取而代之的是全省首家婴童用品特色街区“童伢小市”。

“依托省立儿童医院、周边幼儿园等资源,引入婴童用品商户,如今这里已经变成环境整洁、充满童趣的特色街区。”芜湖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说道。

事实上,在老城复兴的推进中,沿着桐城路,此前包河区就已经成功创新并打造多条示范街区,形成巷陌文化。看,从曾经的废旧物品回收点到如今的小资人文集聚地,中隐于市已经在人们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如今,“隐”字文化继续书写,曙光南路,一条不到50米的小巷,将打造“小隐于野”。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也是现代文明的一大标志。在桐城南路355号,安徽广电文创产业园正式启航。

该项目响应中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号召,旨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广电产业新业态,为文化创意类企业提供一站式创新创业孵化服务。

看,曾经的桐城路,发出整个安徽的声音,未来,这里将成为文创产业的新地标。

[红色] 党建为小区居民浇开幸福之花

红色,将成为桐城路上最靓丽的一抹颜色。

“我们将利用原48中香港街校区搬迁后的旧楼宇,打造赤阑桥文化艺术中心。”芜湖路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赤阑桥文化艺术中心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休闲、娱乐的综合活动场所,将建成党群服务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社区睦邻中心“三心合一”,打造“一园一节一中心”赤阑桥特色文化。

“这里,将成为‘全省社区文化第一街\’。”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在赤阑桥文化品牌下,芜湖路街道已经集聚了一大批文艺团体及社区文化爱好者。

此外,以曙宏新村小区为平台,以“两应”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契机,芜湖路街道还重点打造了“幸福曙红”项目。

通过该项目,在全街乃至全区创建首个红色小区,用红色党建为小区居民浇开幸福之花,形成红色引领、精致服务、和谐幸福的社区家园。

李润媛 李多庆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黎静 文/图

新闻推荐

安徽职业足球独苗遭“误判”?足协取消合肥桂冠注册资格俱乐部称未欠薪将上诉

足协取消合肥桂冠注册资格俱乐部称未欠薪将上诉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