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家政”让人真的放心
自2013年起,合肥市开始推进“放心家政”进社区工作。5年多来,“放心家政”引领家庭服务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实现经营模式、服务工种和人才培养方面较大变化。经营模式从一部电话一个桌子的家政门店,发展到品牌化、连锁化经营家政企业。服务工种从原有的只有保姆、小时工,拓展到现在的家政、月嫂、育婴师、保洁、水电维修、家务管家、家庭教育、照料老人、护工等多工种。人才培养从原有的不重视培训,甚至没有培训,发展到现在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理念,按专业工种进行系统培训,并且日益走向专业化、职业化、标准化。
把握品质,在“选”字上做文章
“选”指的是挑选,就是挑选符合条件的家政企业进入社区,开展相关业务。挑选家政企业,主要从两个方面考察,一方面,考察家政企业的服务功能、服务能力、带动就业能力,主要看能否为居民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务,以及能够带动多少社区群众就业。另一方面,主要考察家政企业的信誉度和劳动用工规范程度,是否存在不诚信的经营行为,以及是否存在劳动纠纷等。目前,合肥市各个区(开发区)都有走进社区的家政企业,进驻社区的方式主要有五种:一是政府部门引导协调;二是街道、社区招商引进家政企业为社区百姓提供家庭服务;三是企业自主投资租赁社区房源开展家政服务;四是异业联盟共同开展家政服务;五是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家政服务。
立足专业, 在“训”字上动心思
“训”指的是培训,就是对家政企业从业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一是开展家政行业从业人员基础班培训。对于有就业愿望和就业需求且愿意从事家政行业的劳动者,鼓励家政企业和职业培训机构,免费开设母婴护理、育婴、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工种培训,帮助劳动者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二是开拓便民类的服务项目培训。在传统家政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开展保洁、维修、代驾、物品配送、干洗、皮具保养和开锁配钥匙等培训,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三是开展高端家政服务人员技能提升培训。对于从业时间较长的家政企业从业人员,整合利用多方资源,组织开展技能提升培训。比如,邀请省内外的妇幼保健行业专家,为经验较为丰富的月嫂,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帮助她们成长为“金牌月嫂”。
注重效能,在“用”字上下功夫
“用”指的作用,就是充分发挥“放心家政”进社区的引领作用。一方面,“放心家政”进社区能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从2013年试点到现在,社区居民请家政不再需要东奔西走,拨打社区家政服务窗口电话就能得到想要的家政服务。家政服务进社区进一步深化了“为民服务零距离”新理念。据统计,平均每个社区家政企业一个月的家庭生活服务可达到1000次左右,月营业额在5万元左右。另一方面,“放心家政”进社区能够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家政企业进社区,不仅能够帮助居民提升家庭生活质量,还能够帮助解决下岗职工、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失地农民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家政服务本身技术含量不是很高,通过专业的岗前培训能够很好地带动社区这部分人群的就业。据统计,平均每个社区家政企业,可以带动就业近200人。
强化管理,在“管”字上想办法
“管”指的管理,就是规范家政企业的管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建立家政企业管理联动机制。家政企业涉及面广,管理难度较大。为了进一步规范管理,合肥市建立了由各级人社、商务、妇联等单位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做到及时沟通、随时联系、互通信息,确保部门之间互相协作,共同做好管理工作。二是建立四级管理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市、区(开发区)、街道、社区四级管理服务体系,明确各自工作职能,指定专门工作人员,共同推进“放心家政”进社区工作。三是强化属地管理原则。在建立联动机制和四级服务体系的基础上,明确家政企业所在的社区为属地管理责任单位,进一步落实管理责任,确保“放心家政”真正能够让人放心。
着眼长远,在“扶”字上勤努力
“扶”指的是帮扶,切实帮助家政企业做大做强。一是贯彻落实扶持政策。对于服务功能较为完善、服务效果较好的家政服务企业,符合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认定条件的,优先给予认定。同时,落实有关社会保险、岗位补贴等政策。二是研究制定奖补政策。在开展调研的基础上,拟结合市实际,出台一些奖补政策。比如,对于优秀的家政服务企业,进社区开展服务业务,在一个年度内没有投诉案件、违法行为的,经属地社区出具相关证明后,拟由市、区(开发区)在年度评比中给予一定的资金奖补。三是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明确由合肥市家政行业协会牵头做好全市家政市场的规范和引导工作,倡导“公平竞争、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引导家政企业共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更好地扶持家政企业做大做强。
宣海波 张立发 朱明
新闻推荐
消防员尝试从30楼过道外索降救人。他朝着女子所在的背向索降下去。消防员飞身抓住了轻生女子。众人合力...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