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三尺讲台 绽放师者初心

合肥晚报 2018-07-07 02:25 大字

[摘要]吴克婵:努力成为服务学生、勇挑重担的一面旗帜

○吴克婵老师和学生们在一起

教师工作16年,她用无私的爱与最初的梦想铸成坚实堡垒,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打造一个温暖的家园;入党9年,她的肩上是沉甸甸的责任和重托,承载着无数家长的叮咛与期待。她就是合肥市新站高新区星火小学教研室主任吴克婵。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作为合肥市第一批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定点学校——星火小学的语文老师兼教研主任,吴克婵坦言2009年刚进学校时很不适应。“一些学生流动性大,学习基础不好,部分进城务工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学习,平时工作很是繁琐”,这与她之前所任教的小学相差甚远,于是她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质疑,她常常自问,难道这种状况就是当初投身教育事业的初心吗?这是自己最初的梦想吗?

冰心曾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当时,同年级快退休的李老师用行动给了她肯定的答案。“每天傍晚,大家都准时下班了,他却留在教学楼内仔细地巡察,看哪个教室门窗没关啊,哪个教室的电灯还亮着等。”李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教育学生爱护公物、节约用电,培养良好习惯。李老师对教师职业的认真负责与热情执着深深地打动了她,让她更加坚定做一名优秀的小学老师的初心和使命。吴老师认为新时代的党员教师首先要拥有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自己只是其中的一员。

“要做好务工人员子女的保姆”

谈到2015年学校创办的少年宫,吴克婵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自2005年星火小学成为合肥市第一批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定点学校以来,班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逐年增多,很多学生在校外的家庭生活得不到很好的照顾,课余生活单调。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学校党支部会议上提出所有的党员老师“要做好务工人员子女的保姆”。之后吴克婵联合了学校的几名党员积极分子承担了学校少年宫的课程,开设了书法兴趣班、美术兴趣班、数学兴趣班、英语沙龙兴趣班等,把课堂教学和素质教育活动完美结合。

吴克婵利用自己的竖笛特长,担任少年宫的竖笛老师,班里一个性格内向、学习困难的小杨同学在她的鼓励下加入了竖笛兴趣班,吴克婵发现学习竖笛时,这个孩子像是变了一个人,不仅学得快而且吹得也很好。于是吴克婵借此机会鼓励小杨:“你看你竖笛可以吹得这么好,那学习方面只要你努力也一定可以做得很好啊!”神奇的是在这之后孩子的性格变得外向开朗,而且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吴克婵在班级开展的“你说我说大家听”的活动给几届学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日常的教学中,吴克婵发现学生们存在不愿意倾听的问题,于是她每天用三分钟的时间请一位同学上台介绍最近看的一本书,或是自己遇到的趣事,说完以后请底下的同学进行评价。通过这个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孩子们善于倾听的能力,而且还锻炼了他们的口才,孩子们为了有话可说也自觉地加入到阅读的行列,大大地提高了课外阅读量。

校园足球是星火小学的特色文化。说到学校的足球队,吴克婵很是自豪,她拿起柜子里沉甸甸的奖杯向记者们一一介绍,“这是2016年合肥市第十一届全民运动会女足乙组冠军”,“这是2017年新站高新区校园足球联赛男子甲组冠军的奖杯”……自校足球队2015年成立以来,足球小将们在比赛中异军突起,屡获佳绩。

“未来我想成为更好的老师”

教师职业是一个学无止境的职业,教育对象的新特点无疑对党员教师提出了更新的挑战,吴克婵对自己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读一本书”是星火学校在教师群体中开展的一项特色活动:老师们同读一本书,每周五下午聚集在一起分享阅读心得。说到这里吴老师拿出最近大家在读的两本书:《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 、《给教师的建议》。此外,作为一名四年级语文老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困生提高作文能力,她首创“追踪法”,将这些孩子的作文单独拿出来面批督促其修改,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正是这份执着让不少学生过了写作这一难关。

吴克婵兴致勃勃地跟我们说起了最近参加的心理培训班。参加心理培训的起因,还要追溯到任课的班级里出现一位有自闭倾向的学生,这让她意识到作为一个好教师,不仅要上好课,还要对这些有心理偏差的孩子有所帮助。“作为老师,要学的还有很多”。面对新时代的学生,吴克婵不断探索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与时俱进。

对于今后的工作,吴克婵坦言,希望家长能够更加关心孩子的教育,只有家校结合才能培养新一代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青少年。未来,在教师这条道路上,作为党员的吴克婵也会坚定自己的信念,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教育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新时代的园丁。 李润媛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 见习记者 唐萌 文/图

新闻推荐

新蚌埠路、天水路局部要封闭近两年

1号线天水路站13日开工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