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之花在奋进中绽放

合肥晚报 2018-06-29 02:11 大字

[摘要]——记合肥市第十一中学的特色办学之路

○合肥十一中女子足球队连续四年荣获合肥市高中女子足球比赛第一名

合肥市第十一中学创建于1958年,位于火车站经济圈内。2013年学校被评为“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迎来了发展新阶段。十一中的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员工清醒地认识到学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持“全面育人”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质量观和人才观,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发展思路,稳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品质,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办学之路。

由安徽省体育局、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科协、安徽省旅游局联合举办的2017年安徽省青少年无线电测向、定向锦标赛于11月3日至6日在黄山西大门举行,我校代表队参加了高中组短距离3.5MHz男、女个人赛,短距离144MHz男、女个人赛。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取得了4个项目的3个第一名,获得3金、2银、2铜共7块奖牌,一、二、三等奖29个,并再次获得道德风尚奖。

目标引领抵达梦想彼岸

没有奋斗目标,就达不到梦想的彼岸,没有自强信念,就形不成齐抓共进的合力,面对学校发展困境,十一中正视存在的问题,确立发展目标,提出工作思路,引领学校科学发展。

通过目标引领,提升全体教职工的自信心。十一中近几年高一新生录取成绩排名均在全市14000名上下,生源质量远远落后于其他省级示范高中。面对困境,十一中提出“咬定质量不放松,真抓实干创一流”的奋斗目标,引导全校教师不气馁、不懈怠,狠抓各层次学生提高率,使得学校高考成绩近三年迈出三大步,充分彰显了学校“低进中出、中进优出”的质量特色。

此外,学校还通过领导引领,发挥班子成员的示范作用;通过教师引领,发挥教学骨干的辐射作用,形成淳正的教风;通过学生引领,发挥优秀学子的带动作用。每学期对学生进行表彰,既有教学类表彰,也有特长发展和综合类表彰;在教学表彰中,既有成绩优秀学生的表彰,也有成绩进步学生的表彰,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浓厚学风。

让“不会学”也能学得好

重视目标管理,激励师生实现奋斗目标。近年来,十一中在教学上建立起目标管理模式,特别是学测和高考,各班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在班级管理上建立起班级量化考核办法。

重视过程管理,全程监控教育教学质量。聚焦课堂教学常规,开展督评式调研,对三个年级开展调研、诊断、检查、指导和评价的综合型调研,将单一、被动的视导模式转变为综合、主动型常规教学调研;学校要求教师在作业批改中实行二次批改制度,教务部门定期进行作业检查,并在教学分析会上进行反馈,这些措施有效地避免题海战术,提高了作业的有效性,切实减轻了学生负担。

重视分层教学,重视“学困生”的帮扶工作,实行集中帮扶和个别包教相结合;关注“临界生”的提升工作,采取定人、定科、定缺漏知识条块的方法来补缺补差,将临界生的转化工作作为高考总量的新突破。

重视学法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十一中的学生与名校学生的差距很显著地体现在“不会学”上,针对此种情况,学校立足学生实际,坚持分层次实施学法指导;在课堂中渗透学法指导、还通过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和“学法指导主题班会”等形式实施学法指导,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各环节的监控,注重学法指导的实效性。

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

十一中在瑶海区教体局的支持下,通过畅通渠道,引进教育人才。近几年通过绿色通道引进了10余名素质好、水平高、作风实的优秀人才,充实了教师队伍,提升了整体素质。

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加强师德师风宣传教育、开展优秀教师评比,每年进行师德专项考核,与年度考核并行,并作为评优的先决条件。

通过校本教研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推行“课例研修”项目,扎实有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每学期各学科组的三个年级备课组按照确定课题——设计教案——课堂教学和观察——评课议课——再设计教案、再研讨修订、再上课、观课——分享体会和感悟的方式,开展一次完整的课例研修项目活动。

开发基于校情生情的学业校本学案。各学科设立校本学案开发组,在深入研究“学业水平考试纲要”和“高考考纲”的基础上开发出适合我校学生的“两考”复习校本学案,教师的学科素养也得到提升。积极组织教师申报、参与课题研究。学校每年都有课题立项,都有课题结题,教师通过参加课题研究,优化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促进了专业发展。

成立试卷命题中心,开展高考试题研究工作,并承担学校月考、期中考试等大型考试的命题、校对及审核工作,提高了教师把握“高考考纲”和高考命题方向的能力,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目前,该校现有合肥市骨干教师15人,瑶海区骨干教师联盟19人,省级教坛新星1人,市级以上教坛新星2人,合肥市“三八红旗手”、省级模范教师1人,在国家、省、市级各类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获奖60多人。形成了优秀教师团队,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以育人目标架构课程建设

在安徽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结合自身实际和办学特点,该校加强了课程建设的推进,努力使学校在育人模式和办学特色方面有新的突破。该校课程建设立足核心素养,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价值观念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目标,建构科学、高效、个性化、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根据该校的课程建设方案,在高一阶段,着重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发现自己的兴趣,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为高二的选科以及更远的大学升学、未来择业做准备,同时,加强团结协作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高二、高三阶段,着重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科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获取更为全面和深刻的学科知识素养。加强职业技能类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形成专业兴趣和职业兴趣,为今后的专业发展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根据新课改要求和学校实际编印了系列校本教材。形成了运动与健康、艺术与审美、创新与体验、社会实践与主题研究等特色课程体系,通过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使学生人人有选修,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以生为本培养阳光学子

学校通过管理育人,精细学生管理,养成良好文明习惯。健全“一日常规”制度,完善“创建文明班级负分清单”,每周评选“文明之星”,每月评选“文明班集体”,每学期评选“校园之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做到周周有评比,月月有表彰,激励学生养成良好文明习惯。

通过文化育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开办灯谜、国画、黄梅戏、围棋、棕编、武术等30多个社团,利用丰富的社团活动,使得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浸润校园。

通过实践育人。开展“传承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每月组织学生去老人护理中心慰问老人,培养学生尊老爱老意识;定期组织学生去周边社区大扫除,助力合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经常开展节粮节水节电教育活动,倡导绿色消费,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

通过心理育人。心理健康课程开进每个班级,使学生在认识自我、尊重生命、人际交往、情绪调试等方面受到教育。引导学生增强心理调控、自主自助应对挫折,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通过协同育人。学校与街道、社区、派出所、交警等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紧密联系家长在各班级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为学生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树办学特色以特色强校

多年来,合肥十一中已经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艺术特色、体育特色、科技特色,并在2016年合肥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评价中获学生特长发展优秀奖。以传媒类艺术教育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培养艺术学生;以体育传统项目为重点,培养体育特长生,学校是国家级体育运动训练达标先进单位、合肥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近年来,学校在田径、体育健美操、女子足球和乒乓球等项目中招收了部分优秀特长学生。所培养的运动员多次在合肥市、安徽省体育运动比赛中获奖,一大批学生考入体育院校;以科技创新活动为重点,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

学校重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社团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学科社团成员连续多年在全国地理科技大赛荣获大奖,学校被中国地理学会授予“地理科普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机器人社团在全国和安徽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多次荣获大奖,学校也被定为合肥市科技教育基地。

合肥十一中多年通过真抓实干,砥砺奋进,才有了今天的办学成绩。十一中人一直坚持遵循办学规律,相信教育之路是永远发展变化之路,我们只有奔跑在教育改革、教育创新的路上,才能不辜负时代的使命,我们将继续努力,力求再上新台阶!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童教智

喜 报

合肥十一中在2017年合肥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中荣获学校发展综合评价一等奖后,2018年高考成绩再创新高!

据统计,本届共有524人达本科线,一本达线102人,本科达线率80.4%。其中文化课类达本303人(文科167人,理科136人),艺体类达本221人。

理科最高分625分(全省排名6256名),当年中考成绩680分,在合肥市排名约10000多名。

文科最高分594分(全省排名4828名),当年中考成绩647分,全市排名约15000多名。

三年三大步,高考优异成绩的取得再次证明学校“低进中出,中进优出”的质量理念取得了显著成效!

新闻推荐

合肥市区中考放榜607分就能进普高

注意,800分以上100人纯属谣言;科大附中学生史乐陶得795分,为全市头名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