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里有“熊孩子”,会让老师伤透脑筋,对他们处罚轻了没效果,罚重了又不好把握尺度,还容易引发家校矛盾。一些教师出于种种顾虑,对违规学生不敢管、不能管、不想管——

安徽日报 2018-06-27 12:07 大字

本报记者 贾学蕊本报通讯员 任琨

处罚违规孩子惹恼护犊家长

“老师对违规学生作出一个很小的处罚,没想到会引起家长的激烈反应,家长在班级群里对老师破口大骂。 ”6月25日,合肥市六安路小学中铁国际城校区校长金红说。

金红介绍,该校一名小学生这半个学期以来都没有打扫卫生,每次轮到他值日打扫卫生,他总是因为要上学校的社团课程而“缺席”。事实上,学校还有很多孩子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学习校内文化宫课程,其他孩子都没有不值日的行为。

“一个孩子长期不打扫卫生,同组值日的其他孩子就会增加劳动量,而且也不公平。 ”班主任老师出于这一考虑,在该学生又一次以上课为由打算缺席值日时拦住了他,坚持让这名学生打扫完卫生才离开,“我觉得这样的处罚并不过分,只是对孩子进行一次‘小惩大戒\’。 ”

然而,这样的惩戒方式并未获得家长的认同。因为接受处罚打扫卫生耽搁了时间,这个孩子当天的社团课程没能参加。孩子的妈妈在班级群里多次辱骂老师,班主任老师请她 “私信”沟通,也遭到拒绝。

“当事老师又气又急高血压发作,病倒了。我们了解情况后,也很气愤。 ”金红说,学校认为老师的惩戒行为没有什么违规之处,而且,即便家长不认可老师的处罚方式,还有很多方式可以沟通,不能骂人。金红特意邀请这名家长到学校,和学校、当事老师一起沟通。

这次沟通中,金红代表学校表明立场:大家都冷静下来,理性沟通解决矛盾,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如果老师有错误,学校绝不偏袒,该处罚的处罚,该道歉的会责成老师向家长道歉;家长之前多次在群里辱骂老师,也应当向老师道歉。这次沟通仍然以失败告终,家长的情绪一直很激动,不仅拒绝向老师道歉,还声称要到教育部门去投诉。直到学校决定将其踢出班级群,才“倒逼”这位家长冷静下来,理性解决问题。

“每个难以管教的‘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位或多位‘熊家长\’,在网上还不时能看到家长打老师的报道。”一位县级中学的受访老师坦言,老师不管孩子收入不会少一分,认真负责去管教孩子,反而可能给自己招惹麻烦,“只要不影响正常教学,不伤害其他学生,对有些‘熊孩子\’我也就不太想管了。 ”

惩戒标准缺失 家校纷争难止

在我国,惩戒教育一直没有法律、法规等层面的明确规定。 2009年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第16条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

“适当方式”是个什么方式?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一个制度化的规定,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尺,惩戒教育与体罚、变相体罚处于一种模糊状态。老师和家长对违规学生要不要处罚、应采取什么方式处罚、处罚到什么程度也各有各的理解,难免会产生分歧和矛盾。

合肥家长张先生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孩子的一次受罚经历:“儿子有一次对几个女生说粗话,被老师在班会上点名批评,这个处罚我们非常支持。但是,这几个女生同样对儿子说了粗话,还嘲笑他肥胖、胸大,却没有受到任何处罚,我们无法认同。 ”

张先生告诉记者,老师之所以不罚女生,是因为几个女生相互证明她们没说过,甚至连儿子最要好的朋友也站在女生一边提供“伪证”。 “这几个女生平时在班里很听话、表现好,而我儿子平时比较淘气。我感到老师明显偏向女生。 ”张先生说,后来提供伪证的孩子向其儿子道歉,称自己正是看到老师一边倒支持女生的强势态度,才撒了谎。

对于一些教师处罚孩子抄多遍课文以及一个学生犯错、全组学生“连坐”受罚的做法,受访家长也普遍不认同。“罚抄课文一遍两遍还行,遍数多了就是变相体罚,让无辜的孩子 ‘连坐\’受罚,更有失公平。 ”一位受访家长说。

“在没有惩戒教育规定可以参照的情况下,老师与家长就惩戒教育做好沟通非常重要。 ”合肥家长王杰认为,大部分家长都是通情达理、愿意配合学校把孩子教育好的,如果老师提前与家长做好充分沟通,相信很多因为处罚学生产生的误会与矛盾是可以避免的。

把握方法尺度 培养规则意识

怎么把握适度原则,如何改变部分老师对违规学生“不敢管、不能管、不想管”的状况?

“参考教育方面的书籍”“学习老教师的经验做法”“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家庭情况,采取更加稳妥有效的处罚方式”……合肥市六安路小学中铁国际城校区、钢铁新村小学、育新小学的部分教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

“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还影响其他孩子,老师罚其站到后排听课,我认为这不是体罚。 ”六安路小学中铁国际城校区的葛亚强老师认为,处罚孩子目的在“戒”不在“罚”,要是一罚站就让孩子站一节课,中途不给孩子改正机会,甚至下课后还接着罚站,这就是在体罚孩子。后者既与惩戒教育初衷背道而驰,也容易引发家校矛盾。

对屡教不改的学生,个别老师有时会失去耐心,甚至大喊大叫、带着情绪去实施处罚。合肥市钢铁新村小学教师蔡静不赞成这样的做法,她说:“教育有时需要一点点等待,有的孩子同一个错误会一犯再犯,不是不想改正,只是需要一个过程。 ”

蔡静班上有个孩子,刚入学时经常犯错误、与其他孩子发生矛盾,每次老师找他谈话,他都一言不发、两眼发呆。蔡静和孩子所在小组的同学们结成帮教“同盟”,用1年时间一点点引导他发生改变,“如今这个孩子身上很多坏毛病都改掉了,即使偶尔犯错,我问上三五遍,他就愿意说出经过、承认错误了。 ”

每个职业都要进行上岗培训,只有当家长可以不经培训直接上岗。合肥市育新小学语文老师葛卫玲为此建议,进一步做好家长教育,提升家长素质和教育水平,使更多家长正确认识惩戒教育。

“孩子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处罚教育要让孩子受了罚,仍能真切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 ”既是老师也是家长的刘银鹭认为,对孩子的公平、尊重和爱是开展好惩戒教育的关键。

安徽远致律师事务所刘夕礼律师建议做好制度设计,明确教师惩戒权和相应的惩戒措施,让惩戒教育更有底气,“教育部门特别是义务教育主管部门,最好能对合理惩戒和变相体罚作出一些指引性的规定。 ”

“惩戒教育不只是让孩子改正错误、改掉坏习惯,更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规则、违反规则要承担什么后果,从而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帮助他们实现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说。

新闻推荐

民警扮醉汉深夜擒毒贩

本报讯6月21日晚,民警打着赤膊扮成醉汉,成功将一名嫌疑人抓获,并当场搜出了12袋冰毒嫌疑物。当晚,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获得...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