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脑智能 驾驭未来
本报记者 桂运安
6月22日,第二届中国(合肥)类脑智能高峰论坛在合肥举行。本届论坛由中科大主办、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承办,以“类脑智能,驾驭未来”为主题。论坛上,主办方发布了我国类脑智能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和部分成果,高文、郑南宁、程和平院士等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汇聚一堂,共商人工智能尤其是类脑智能技术的应用落地。
抢占下一代人工智能“风口”
“类脑智能”被称为“下一代人工智能”。专家指出,“类脑智能”是当前人工智能领域最新的热点方向,也是当前国际重要的科技前沿,利用神经计算来模拟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过程,是人工智能的最佳途径,也是国际科技界必争的重要战略领域。在安徽合肥,中科大去年牵头成立了我国类脑智能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实验室—— 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热点和未来科技革命的重要发源地。在脑科学研究方面,欧美各国陆续启动脑研究计划。 2016年8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战略部署脑科学与类脑科学研究。 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到2030年使中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2017年8月,《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正式发布,从顶层设计上提出加强核心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发。
论坛上,中科大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吴枫作了主题报告。他介绍,该实验室集中了中科大天然的前沿科研技术优势、合肥市尤其是高新区的产业聚集和人才引领优势,正立足合肥,辐射全国。目前,他们已在脑图谱测绘、脑成像、大数据分析、类脑信息处理、类脑芯片、智能图片处理、智能视频处理、理论强化学习、视频压缩等方向上取得亮眼成果,能够为智能相关产业提供关键技术支持、计算和数据资源等服务,这将极大促进智能医疗健康、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家居、虚拟现实、智能硬件、智能机器人等产业的发展。
“我们实验室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借鉴人的大脑运行机制来做类脑智能技术,发展下一代人工智能。 ”中科大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产业化项目负责人刘海峰介绍,实验室成立一年来,他们已拥有世界最快的脑成像设备,成功研发出低功耗的类脑芯片等。他们研究的多模态类脑智能感知与信息处理技术,即将在智能交通、无人驾驶、医疗健康等领域试水应用,并能为听力障碍、视觉障碍、语言障碍等人群实现正常感知提供可能。面向智能产业,实验室将联手中科类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建立智能技术和智能产业的创新环境平台,实现智能技术与产业的紧密衔接。
“平台+社区”厚培产业生态
作为本届论坛的亮点活动,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微软亚洲研究院、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声谷和中科类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7家单位现场联合发布“类脑智能开放平台”,助力我国类脑智能技术前沿性研究和脑计划等国家人工智能重大战略项目的高效实施。
“在人工智能领域中,促进行业高速发展的‘三驾马车\’分别是硬件算力、计算模型和数据。硬件算力是底盘,计算模型即引擎,数据则为燃料。 ”吴枫表示,“类脑智能开放平台”将围绕3000块GPU卡、20PB数据存储及处理能力的建设目标,以超大型计算集群为基底,以海量标注数据为强支撑,以前沿类脑技术研发、高效智能计算系统、先进人工智能算法为养分,广泛支持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各种机器学习算法的调试、训练与业务支撑,旨在提升科研支撑力度,提高人工智能顶尖人才培养水平,赋能产业转型升级,降低人工智能创新门槛。
中科类脑是中国声谷引入的类脑智能领域龙头企业,是国内首家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科技创新公司。 “类脑智能开放平台”是以海量标注数据为支撑,拥有前沿类脑技术研发、高效智能计算系统、先进人工智能算法的国内领先公益性平台,该平台将有效推动脑认知、类脑信息处理、类脑芯片、类脑机器人等人工智能领域的类脑智能技术发展。
论坛上,“人工智能开放社区”同时发布。刘海峰介绍,该社区致力于构建专业的人工智能相关技术讨论、产业落地方案和企业需求对接平台,打造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与产业智能技术需求之间的桥梁,提供前沿性、创新型的算法发布、算法评测及数据发布、数据共享机制,降低企业获取智能技术的门槛。创新的“即写即算”的技术讨论方式与算法展示方法、权威的专家咨询问答通道,专业的人工智能挑战赛支撑平台等,将全面推动下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人工智能发展需要人才,需要前沿技术,也需要获得投资。类脑智能开放平台正好让大家有了更多的信息来源,这对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有很多的好处。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坦言。
用好优势下好创新“先手棋”
“人工智能无疑是下一个变革的主要力量,而人工智能技术人才,是主导这一变革的中流砥柱。 ”省信息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裁祁东风认为,人工智能产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和知识储备的竞争。目前,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缺口巨大,合格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所需时间远高于一般IT人才,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有效填补,因此相关专业建设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科教人才资源是安徽的宝贵资源。 ”高文认为,对于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来说,合肥具有3个方面的优势:以中科大为代表的年轻人才、相对灵活的体制机制、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前,人工智能不仅是世界各国竞争的热点,也是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的重要领域,如何实现差异化发展? “人工智能必须与本地需求相结合,与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相结合。 ”高文表示。
本届论坛上,合肥类脑智能创新中心揭牌、“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人工智能协同育人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授牌,正是下好创新“先手棋”的生动实践。
最新揭牌的合肥类脑智能创新中心,将构建全球人工智能人才智库,汇集海内外资源,融合专家智慧,以前沿技术、硬件算力、海量数据为核心,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律、行业实践、政策法规等重大问题方面协助政府做好下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评估与项目咨询等服务,并为创新项目打造落地土壤,聚焦需求、精准赋能、对接真实产业环境,承接创新项目落地、试点及推广。
2017年11月,“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成立。同年,中科大与百度共同发起,复旦大学、中科院大学等单位携手筹建 “‘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人工智能协同育人工作委员会”。这一“工委会”将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面向高校学生建设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生态、建设以产学研合作为特征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推动新工科专业建设。
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安徽省已具有相当优势,涌现了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去年“中国声谷”营业收入达510亿元,同比增长55%。今年3月,中国(合肥)人工智能产业园揭牌,计划到2020年,在全球语音智能、类脑智能、量子智能、大数据智能领域形成“四领先”技术优势,初步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实现人工智能产业产值1000亿元。
“中科大将进一步促进类脑智能技术创新和人才交流合作,发挥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助力合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中科大副校长朱长飞表示。
新闻推荐
“防汛泵站回头看”专项巡视顺利完成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