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昭昭 大美无言

合肥日报 2018-06-15 01:02 大字

[摘要]——合肥工业学校“最美教师”群像素描(一)

学是师之骨,德为师之魂。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在合肥工业学校,有这样一群“最美教师”,他们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突出的道德闪光点和高尚品质,描绘出合肥职教园里师德楷模的璀璨群像。

秦晴:把每个学生视为成长中的儿童

从教三十年,有着二十七年班主任工作经历。眼前这位优雅知性的秦晴老师是一位名班主任。洗尽铅华始见真,都说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而秦老师的这份恬静、从容,源于对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积淀。

三十年前,当秦老师第一次走上三尺讲台,面对可爱的学生时,她就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好老师、优秀班主任,不负孩子的希望、家长的期待。她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三十年里,秦老师始终以“雕塑家”、“实干家”、“慈善家”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无数个日日夜夜,无数回阴晴圆缺,无数次寒来暑往,秦老师用青春、热情、耐心、细心、汗水、智慧,筑就学生的精神家园。

常言道,爱一个孩子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爱所有的孩子。当遇到别人眼中的各种“另类生”时,还能一视同仁地爱他们;当遇到制造一个个“障碍”的“问题生”时,还能一如既往地爱他们;当与学生的交流遭遇不畅,教育成效难以有效彰显时,还依然坚信教育的力量,不信春风唤不回。秦老师直言,在复杂而又细致的班主任工作中,她常思不足之处、常戒懈怠之念、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从业之德,“和学生共同成长”是她多年来最深的感受。

记得多年前的一节语文课,课堂纪律比较乱,秦老师就让一位调皮的男生站起来,可这位男生一副不屑的态度,嘴里还嘟囔着:“我花钱又不是来买站票的。”“可以,下节课你去学生科。”秦老师强忍着怒火,继续上课。

下课后,刚走出课堂的秦老师就被这位男生拦住了,当天秦老师在感冒,嗓音沙哑,但她清楚地记得男生的开场白:今天您生病,我说您听。半个小时,全是男生在“唱独角戏”,谈话以男生随手递给秦老师一张纸巾而结束,这张纸巾拭去了秦老师的眼泪,赢得了这位学生对秦老师的敬重,也让秦老师懂得了什么是情怀。

是的,有情怀的老师会视每个学生为上天派来的“天使”,而不是生命中的匆匆过客;会视每个学生为鲜活的生命个体,而不是单纯的教育对象;会视每个学生为成长中的儿童,而不是“长大的儿童”。多年来,秦老师把“教育情怀”当成自己的终身信仰,而不是把教师当成单纯的职业。

刘光余: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初识刘光余老师,很容易被他健谈的性格所吸引。交谈中,他朴实真挚的话语流露出睿智的思想和丰富的感悟。

刘老师自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追求这样一种境界: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明媚的阳光中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成功。

几年前,班里有一位男生,在升学前半年突然辍学。“这背后肯定有什么原因”,想到这里,刘老师马不停蹄地赶到这位学生家里,才知道原来是孩子的父亲身患胃癌晚期,看病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看到这幅景象,刘老师情不自禁地用强有力的手紧握起孩子的手,他想用这种方式给予孩子力量,抚慰孩子创伤的心灵。

回校的路上,这个文静小伙子的伤心、焦虑面容始终浮现在刘老师的眼前,一个声音在刘老师的心中掷地有声:孩子的学必须继续上。后来,在刘老师及学校的帮助下,这名学生申请了助学金,并最终考上了本科,现在是一名工程师。

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刘老师还多次资助过家境贫寒的学生,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一日为师,终生为师。如今,有些学生成为了刘老师的同事,这些曾经的学生还会像从前一样,向刘老师“讨教”工作、生活中的方法和经验,刘老师总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秘诀”传授给他们。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在刘老师三十多年的从教生涯中,他多年如一日、辛勤劳动、日夜耕耘,用生命的烛光,照亮了莘莘学子的灿烂未来,用坚强的脊梁,支撑起中国职业教育广阔的天空。

李益婧: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

时光让李益婧老师从当初的懵懂少女蜕变为娴熟的青年教师,也见证了她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岁月。从教11年,李老师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学生永远是她心里重要的角落。

11年里,李老师从没间断更新自己的微博,这里面记录着关于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

这个“秘密”被发现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那天李老师像往常一样,正批改着学生的作业,突然班长打来电话,接着班级群里像炸开了锅,一张张截图闪烁在群里,截图上的内容五彩斑斓,都是关于学生平日里的喜怒哀乐,有敢于实践,取得意外收获的惊喜;有通过不懈努力,饱尝艰辛的快乐;有坚信“一切皆有可能”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一张张截图就像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美不胜收。

电话里、群里,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说:“李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始终把我们放在心上!”激动的泪水瞬间滑落脸庞。其实,截至孩子们发现这些内容时,李老师已经写了三年,孩子们也都已经上高三了。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李老师始终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谨记心间,并以它作为行动指南、行为标尺来衡量自己的教学得失。在三尺讲台上,她用一颗无私的爱心关爱每一位学生,注重对其道德、品质的培养。教书育人,李老师学而不厌、积极探索,不断尝试各种教学方法。从教以来,她多次承担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与对口升学班的专业课教学工作,个人及其所带学生曾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各类奖项。

柳青青:把满腔热血献给学生

“作为老师,要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同时还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自走上教育岗位的第一天起,柳青青老师就把小时候常听父亲说的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柳老师的父亲是一位老教育工作者。

每当站在三尺讲台上,柳老师不曾忘却自己的誓言,更不曾动摇教书育人的赤子之心。在职教园里默默耕耘的这12年里,柳老师把满腔热血献给了学生,把勤劳和智慧融入这方小小的讲台。

正人,必先正己。面对学生,柳老师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当她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自己首先把每一课的教学提前做好设计,不复制课堂,让学生感受她上课时的热情和备课时的认真;当她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自己和学生一起参与劳动,端水、拖地、擦玻璃,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却让学生体验到老师的心是和他们一起跳动的。

终于,有人主动弯腰捡垃圾了,有人早晚开关灯了,有人课下给生病同学补课了,有人为班级操心这操心那了……这一切验证了“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言”的至理名言。

2016年8月,怀着为祖国边疆教育事业献身的坚定信念和热忱,柳老师主动申请,光荣地成为安徽援疆支教队中的一名援疆老师,这期间,她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还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传播到受援学校。不仅如此,柳老师还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在受援单位开展服装专业讲座和特色课堂教学,结合新疆当地特有的草本植物染料给老师和学生传授草木染的方法和技巧,开拓了师生新的视野,并为学校制作了一批精美的扎染蜡染作品。支教之余,柳老师自费为学生购买服装学习用品,用实际行动诠释援疆精神。

柳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以奋力翱翔的姿态立足实际,在职教这片蓝天里积极探索,奉献无悔青春的耕耘者。

孙智取:帮助学生成就梦想

你还有梦想么?你对自己的现状满意么?如果给你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你能坚持下去为之奋斗么?这是孙智取老师早就想问学生的问题,也是他在距离对口升学考试不到8个月的时间,作为班主任组建对口升学班,面试选拔学生时,问每一位学生的问题。

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孙老师仍然热血澎湃、激动不已。实行“面试为主,分数为辅”的选拔机制?对,换个纬度选拔学生。最终,当年对口升学班从14个高职班,包含建筑工程施工、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等三个不同专业,选拔了42名学生,这是一批有理想、有目标、品质好、能吃苦的学生。的确,孙老师选拔这批学生的初衷,也就是想带领着一批有梦想的学生,踏踏实实做点事,帮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

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的8个月,在学校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创设一个环境的情况下,这42名学生真的激发出内心向上的力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孙老师和他的团队与学生朝夕相处,帮学生争分夺秒、补缺补差。最终,奇迹出现了,在2016年的对口高考中,杨笑天、聂鹏飞、王露露、张玲玲、李宇翔五名学生被滁州学院录取为本科学生,全班17名学生达到当年的本科分数线。

优异的成绩,源于这个班从一开始组建就能拥有共同的目标与理想,并在共同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拼搏奋斗,这对班级在最短时间内形成合力、最终保障班级目标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

至今,令孙老师尤为欣慰,也是这个班最宝贵的地方,就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对所有的任课教师做到:课前起立问候,课后老师先行,随时随地见到老师都会先行问候“老师好”,后来这一“尊师”现象被泛化到对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践证明,正确的班级目标,能够指引班级工作在快车道上奔驰起来。

·秦毅 杨晓宁 漆琼琼·

新闻推荐

开展免费技能培训 助力居民就业创业

本报讯6月14日上午,包河区老官塘社区就业工作站、淝河镇社保所联合天择职业培训学校,为辖区居民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第一课...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