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旧报遥看民国城市风情合肥一市民珍藏多年,捐给社区

安徽商报 2018-06-07 11:18 大字

[摘要]合肥一市民珍藏多年,捐给社区

省城望湖街道五里庙书画协会的周典荣老人一直爱好收藏书画、老报纸和旧杂志。昨日,老人在儿子陪同下来到五里庙老年活动室,称自己早年收藏过一份百年老报纸,因无法继续保存,想捐献给社区档案室,以便更好地发挥其价值。

旧书摊上购得宝贝

周老所说的百年老报是一份民国四年8月7日出版的《时报》,至今已有103年。早年收藏时原有两大张,因为时间久远,如今仅剩下第二张,为第三、四版和内页广告专版。据记载,《时报》1904年6月12日在上海创刊,是戊戌政变后保皇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实际创办人是狄楚青。

周典荣将这份《时报》收藏在一个鞋盒中,报纸中间已呈断裂状,四周偶有少许碎片,颜色泛黄,但字迹依然清晰。周老说,他早年喜欢走街串巷收集一些老东西。当年,在周谷堆一个偏僻小书摊上看到这份报纸,他就如获至宝。立即购回家中,邀请朋友鉴赏。闲暇时,也利用这份旧报纸,指导上小学的儿子学习一下繁体字。

他告诉记者,这份在别人眼里看着不起眼的报纸,一直是他眼中的“心肝宝贝”,收藏20多年来,尽管搬过四五次家,但这个鞋盒始终注意珍藏。

展现民国历史风貌

这张报纸虽然年代久远,但刊登的内容非常全面,不仅包括上海本地的时事政策,还刊登来自浙江、山东、北京等其他城市的消息,甚至还有不少外电。其中第3版“丁道中赴浙查办蒋楙熙之主因”、“云南之水灾”和“吉林大水记”等都是当时的重大新闻。

除了新闻,广告多是该报的一大特色,保存至今的第二张内页是广告专版。《为何坐视小儿受痛苦》、《汤森氏,改头换面之美容奇药》等大幅标题的药品广告很吸引眼球。

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安徽大学档案馆校史编写人员李嘉树认为,“这份报纸为我们了解当时的一些历史事件提供了渠道,而且其刊登的琳琅满目广告,说明当时上海经济发展非常快,商业气息浓郁,开放性和国际化的程度也比较高。”

通讯员管继发周发奇记者吴洋文/摄

新闻推荐

淝河老地标为片区改造“让路”

合肥市包河区淝河路与长春街交口,淝河镇政府老办公楼已经被围挡围起来,开始拆除。在很多淝河人的记忆中,这栋白色三层办公...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