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大课堂走进临二小

市场星报 2018-05-23 01:05 大字

为了让学生更近距离地接触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魅力,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继蛋雕、剪纸、棕编、船模、面塑进入了合肥市临泉路第二小学的三点半课堂后,学校又于5月18日上午在操场举行了“非遗进校园”大型实物展示活动,让全校师生在参观体验中真实地感受“非遗大课堂”里的文化遗产和风土人情。同时非遗进校园也是临二小三点半课堂的延伸与深化,非遗项目也是传统的文化教育,应从孩子抓起。

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选取的项目都是贴近生活的,有剪纸、面塑、木板水印、船模、松石内画、火笔画、核雕、糖画、花鸟字画、吴山铁字,让孩子们在动手、观赏、体验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关注和兴趣,更有利于非遗的传承。

清早的校园操场,已经人头攒动,各个班级按照参观游览顺序,整齐有序地近距离观赏非遗大师们的作品,享受着视觉的盛宴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大餐。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们还为学生们细心讲解普及了非遗知识,让孩子们在了解非遗、感受非遗魅力的过程中不断增强非遗保护意识。

色泽艳丽、造型逼真的面塑也吸引了很多学生驻足,他们赞叹传承人有一双会变魔术的巧手。平常的一锅一铲,在传承人的手中变幻出了各种造型,随着小铲刀一铲,粘上竹签,糖画就完成了,孩子们爱不释手。小小的玻璃瓶,传承人凭借一柄弯毛笔、一颗灵慧心,细毫在寸幅之间描绘出一幅幅风光、人物等内画精品,引得学生阵阵喝彩!

传承人详细地讲解剪纸的步骤和技巧,并手把手指导学生们进行剪纸创作。不久,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就呈现在大家面前,学生们兴奋不已。

“非遗进校园”活动就是把学生作为非遗传承的主体,临二小将非遗项目纳入到常态化的社团教学活动中,把非遗项目植入校园生活,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让非遗之花在校园绽放。此次活动,让多种民间艺术走进校园,将不同的艺术精品和非遗保护成果展现在了广大师生面前,让广大师生在不同文化元素的融汇、交流中,得到了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直观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激发了学生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主动投身到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来。

新闻推荐

合肥开展首个跨部门联合执法

星报讯5月22日,合肥市工商局与合肥市房产局联合举办房地产在建项目企业“双随机”抽查专项整治活动启动仪式,全市首个跨部...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