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夫妇10年“看”书上千本借助盲文、电台、手机 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安徽商报 2018-04-23 10:46 大字

[摘要]借助盲文、电台、手机 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读书不能直接帮我们解决人生的难题,却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角度去思考,最后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在陈文娟的微信朋友圈里,她经常和大家分享好书,并有很多正能量的读书心得,如果没有见到本人,可能谁也想不到她其实是一名盲人。陈文娟与爱人刘寅均是盲人,读书成为他们了解外界的最好渠道,从盲文课本,到盲文期刊,到读书电台,到手机读书软件,他们不知道汉字到底什么模样,却已读书千本。

盲人推拿店常传出读书声

合肥市蜀山区龙居社区,有一家盲人推拿店,和其他地方不同,这里如果没有客人的话,总是会传出读书声,那是陈文娟和爱人刘寅利用读书软件在“看”书。

今年32岁的陈文娟在出生8个月时,因为一场发烧造成失明;和她同岁的刘寅自出生时就右眼失明,后左眼受伤,双眼失明。两人从小学习盲文,“现在眼睛能感觉到一点点光亮,能看到人或者家具的轮廓。”陈文娟说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仔细看看汉字到底什么模样。

少年时,陈文娟学习盲文,“开始只有盲文课本,后来认识的盲文多了,就可以看看盲文月刊了,但是这些书很少。”虽然书籍匮乏,陈文娟却知道了,可以通过阅读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

有时一天“看”书8个小时

2006年,陈文娟知道北京有中国盲人图书馆,可以办卡借阅,不限制归还日期。如同发现了一个新世界,她办了一张借阅卡,电话借阅,图书馆将书邮寄给她,“太激动了,那时候每次都借七八本,借阅了很多名著。”那几年,陈文娟通过盲文,阅读了名著《茶花女》、《老人与海》、《简·爱》等等。

2009年,陈文娟认识了刘寅,读书的共同爱好,让两人很快走到一起,结婚生子。 2012年,在合肥开了自己的推拿店,因为手法专业,生意比较忙,但没有耽误两人阅读的爱好。

2014年安徽省图书馆开放了残障阅览室,一到开放日,两人就拄着盲杖到图书馆读书。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各种读书软件应用而生,陈文娟读书更便利了。

“每天早上6点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读书。”读书软件语速很快,但是陈文娟听起来非常轻松,“忙的时候,一天读书两三个小时,不忙的话,全天七八个小时,都在读书。读书是我们生活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与大家分享她发现的好书

“4月份已经读了10本书。”陈文娟告诉记者,她读过的书大约有千余本,刘寅承担了家里的大部分事务,所以读的书少一点,也有几百本。两人不仅阅读大量小说,因为职业缘故,也经常阅读一些中医保健书籍,遇到好的作品,还在朋友圈里分享。

利用软件,她熟练地使用手机,网购、聊天、读书。前不久,陈文娟在朋友圈里推荐了《这世界既残酷也温柔》,很多朋友给她留言。凌晨时分,她写下读书心得:“看到自己喜欢的书,就不知不觉忘记了时间。所谓的诗和远方就是有一段属于自己独处的时光吧。”

通过读书,她掌握了大量知识,2015年,她在安徽省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联盟举办的“全国盲人百科知识竞赛”选拨赛中,获得优秀奖;2017年4月在“书香承载梦想阅读点亮人生”全国优秀盲人读者评选活动中,荣获“阅读达人”称号。她还热衷分享健康知识,去年10月,她在社区眼健康倡导演出活动中,获评一等奖。

周先荣 汪漪

新闻推荐

强力督查加快推进征迁扫尾进程

本报讯4月16日上午,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甄茂云带队,对铜陵路街道、七里站街道贯彻落实“全区征迁动员会暨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推进会”精神情况进行督查,并主持召开七里站街道征迁扫...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