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机械主机全靠进口困境

江淮晨报 2018-04-19 01:03 大字

[摘要]长源液压擦亮“合肥制造”名片

晨报讯 打破机械主机的高价“国外进口”,合肥长源液压用50年的技术专注和不断创新研发,擦亮“合肥制造”的名片。去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共同发布了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全省6户企业入选,长源液压就在其中。昨日,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采访长源液压总工程师徐其俊,走进这家坚持创新50年的制造企业。

机械主机“合肥造”一改以往全靠进口的困境

挖掘机柱塞泵、矿机齿轮泵、随车吊液压油缸……走进位于合肥市新站区的长源液压,企业展厅里展示着大大小小不同规格的成品液压件。

“这是航空齿轮泵,4年前其进口价为45000元左右,长源液压成功实现自主研发、打破依赖进口的局面,国产航空齿轮泵价格降至15000元,实现替代进口。”长源液压总工程师徐其俊告诉记者,这个仅3立方厘米、200克重机械原件以前可只能国外进口,如今通过自主研发,这项技术已经实现了“合肥制造”。

记者了解到,成立于1966年的合肥长源液压,原是国家定点制造液压元件企业之一,2003年经过改制成为民营企业。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和创新,目前年生产能力100万台,产品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汽车、现代农业机械等行走设备以及石油、军工等领域,是国内极少数具有完整液压系统设计和元件研发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不断研发,长源液压让“合肥制造”一次次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更厉害的是,它也成为了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记者了解到,长源液压还主持和参加制定完成国家、行业标准20项,其中15项已发布实施。此外,还有17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正在主持参加或申报制定中。去年1月,工信部公布全国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和培育企业名单,长源液压位列其中。

坚持创新50年,擦亮“合肥制造”名片

从1993年进入长源液压,刚毕业的徐其俊抱着对这个行业的热衷“进了场”。他回忆,企业经过50来年一次次无畏失败的尝试,让他们在科技创新的路上越走越广。

尤其是最近,在平地机的多路阀领域获得了突破,产品已经在主机上替代进口产品装机使用。“这是相当不容易的,如果我们不做这样的开发研究,那么国外无论是在价格还是在机型上都无法满足国内机械快速增长的需求,尤其是在性价比和交互性上。”

有创新的动力,在研发上合肥长源液压也不断加大投入,勇攀工程机械核心零部件“珠峰”。

根据统计,截至目前,该企业已经自主研发形成了一系列居于国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和成果,自2006年以来先后获得国家专利171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37项;2005年以来,先后有32项产品通过安徽省新产品新技术鉴定,主要技术指标处于国内领先(先进)水平,多项产品获得行业技术进步奖。

与中科大、合工大建立多项校企合作“招揽”人才

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助推产业。

借助合肥的科教优势,近年来,合肥长源液压也与合肥“家门口”的名校如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建立多项校企合作“招揽”人才。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长源液压已经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等省内外多所高校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新材料、新工艺等科研成果迅速得到了转化。

晨报记者 刘梅梅

新闻推荐

女童逛动物园遭观光车撞伤合肥野生动物园被判承担全部责任

合肥野生动物园被判承担全部责任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