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路,繁华中聆听光阴的故事

新安晚报 2018-04-11 11:02 大字

在老合肥人眼中,长江路从青石板铺就的小路演变成轨道交通2号线全面贯通,一直都是名符其实的“安徽第一路”。如织的车流、重建绿化带、修缮人行道,长江中路沿街大大小小的商业店铺次第展开,似乎在诉说着“繁华”。

钢丝收银承载美好回忆

如今,移动支付进入寻常百姓家,支付宝、微信等成了不少年轻人消费后首选支付方式。但很多“老合肥”记忆中的收银方式却是:钢丝收银。

张大伯今年68岁,是土生土长的合肥人。“我小时候住在井梧巷里,有时候家里需要些新布,我们就会到在原省政府边上的工农兵纺织品商店去逛逛。”老人回忆,里面用的钢丝收银的方式直到2008年还保留着。

几个铁夹、几根钢丝、一个高高的收银台,组成一个有序的收银“网络”。顾客交上购物款后,营业员就把现金连同小票一起夹好,顺着钢丝刷啦啦甩向收银员;收银员从夹子上取下钱币,结账后夹好,再原路甩给营业员,一连串动作优美而利落。张大伯告诉记者,在当时计划经济下,商店的纺织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每天前来购买纺织品的顾客都需要排很长的队。“最好笑的是气力偶尔用小了,铁夹滞留在半空中,营业员只能拿棍子去够。”

历史老巷讲述光阴故事

2008年4月,长江中路拆迁全面开始,一些老建筑拆除的时候,有很多人赶来观看,往往以上了年纪的老合肥人居多。他们从孩童起就走在这条路上,一些记忆从岁月深处浮出。这一年,风靡庐州城整整126年的“张顺兴号”百年老匾也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张顺兴号”始建于1882年,开初只是一家黄烟店,创始人名叫张文绍。靠着叔父——清光绪年举人张子开及其门生的扶持,张老板逐渐转向专做糕饼生意,合肥的“四大名点”——麻饼、烘糕、寸金、白切,就来源于“张顺兴号”。

“上了年纪的人可能没有谁没吃过四大名点,上世纪80年代张顺兴的生意火得很,有时候我会多买几盒存在家里,等节假日去外地看望亲朋好友当礼物馈赠。”张大伯说,工作人员把“张顺兴号”金字招牌从门头摘下来时,我非常舍不得。

除了消失的“老字号”承载老合肥人的城市记忆,长江中路的小街巷封存着城市的人文印记。天王巷、金巷、井梧巷、四古巷……听这些市井且饶有味道的巷名,便能浮想联翩,多少想象出当年的光景。

就拿张大伯居住的井梧巷来说,巷如其名,翻开《合肥市地名录》有记载:“相传当年巷内有井,井边多植梧桐,故名。南起长江路,北至安庆路,原中段西通金巷。”可惜梧桐树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一口老井孤零零地立在巷子中。

庆幸的是,这些老巷并没有消失,巷子的一砖一瓦刻下时光的年轮,为喜欢怀旧的心灵讲述着光阴的故事。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王展

新闻推荐

优惠价格买空调,一定要抓住最后认筹机会

图为位于合肥凤台路与凤淮路交口的金宏豪庭格力空调专卖店“万人空巷抢格力”即将于4月13日再度引爆江淮大地,从皖北到江南、从大别山麓到长江两岸,全省各地的格力空调专卖店异常火爆,众多消费...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