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珍爱生命一般珍惜每一次演戏机会

合肥日报 2018-04-02 01:00 大字

杜宁林剧照

杜宁林(资料图片)

自1990年出演电视剧《辘轳·女人和井》至今,杜宁林参演过上百部影视剧、话剧。可是,作为实力派的她十分低调,以至于角色比人红,但她从不在意,只醉心于演戏。“演员应当用生命去演戏。每当看到至今仍活跃在舞台上的七八十岁的老艺术家还在认认真真地演戏,我就觉得‘艺无止境\’,这也是我内心深处最大的奋斗动力。”3月31日,杜宁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当天,由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的“大湖之约——艺术名家大讲堂”(第五十六期)在合肥大剧院举行,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表演艺术家杜宁林应邀主讲《我和我创作的角色》。

很开心观众记得“狗剩媳妇”

“到合肥来的路上,还有观众和我打招呼,称呼我为‘狗剩媳妇\’。虽然观众记不住我这个人,但他们记住了我曾演过的角色,我很高兴。”《辘轳·女人和井》是杜宁林主演的首部作品,并且凭借剧中“狗剩媳妇”一角,她荣获了第11届“飞天奖”最佳女配角提名奖。

杜宁林说,《辘轳·女人和井》当年大获成功不是偶然。为了拍好这部剧,剧组里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事无巨细,琢磨到最佳状态。演员们不仅提前几个月到农村,体验当地生活,还用新衣服去换老乡身上的旧衣服。服装老师还会用茶水浸泡服装,把新衣服做旧。为了土气再土气,女演员甚至会在地上抓把土往脸上抹。有对手戏的演员,会提前对台词、磨动作,培养彼此的默契感。“演员们都很辛苦,一个哭的镜头来个三五遍都正常……这一切都是为了全心全意塑造好剧中的角色。”

跪在椅子上坚持拍了200场戏

在当天的讲座上,杜宁林谈及最多的话题便是“像珍爱生命一般珍惜每一次演戏机会”。这样的惜戏之情不仅缘自她本人的敬业精神,还与一次病痛经历有关。

2012年,她在昆山拍戏,中途去苏州参加了一场朗诵会。那几天她总感觉后脖颈隐隐作痛。上台朗诵时,她感到嘴巴渐渐不听使唤,吐字变得不清楚。尽管如此,她还是完成了既定的所有工作才回到北京检查。一检查才发现是脑垂体瘤压迫神经引起的面瘫,医生建议她立即入院动手术。“当时我觉得自己的生命就将走到尽头,但我不愿屈服。手术后,我一边配合医生治疗,一边坚持针灸,终于又回到了舞台。”

“这次磨难让我感受到生命既脆弱又宝贵,从那以后,我把每一次表演都当做生命中的最后一次。”在拍电视剧《爱有多深》时,杜宁林不慎将腿摔断,为了不耽搁拍摄进程,她在短暂治疗后就回到了剧组,单腿跪在椅子上坚持拍了200场内景戏。

现场和观众互动表演朗诵  

除了演戏,杜宁林的身影还经常出现在朗诵的舞台上,而与之合作的皆是陈铎、瞿弦和等朗诵大家。杜宁林说,爱上朗诵、走上演艺道路都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陈铎,是陈铎为她推开了“艺术之门”。

1971年,在一列开往北京的列车上,陈铎看到一个姑娘正在帮一位老太太往行李架上搬行李。他原以为这个姑娘是老太太的孙女,后来才发现不是。感动于姑娘的善良,便和她交流起来。就这样,16岁的杜宁林结识了陈铎。此后,陈铎开始教她表演和朗诵,而朗诵也从此成为杜宁林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爱好。

讲座临近结束时,杜宁林朗诵了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邓颖超的《海棠花祭》(节选)、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赢得观众一次次热烈的掌声。来自安徽新华学院的中文老师王群芳被杜宁林的朗诵深深打动,她勇敢地走上舞台,即兴朗诵了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让杜宁林感叹合肥的观众和这座城市一样令其难忘。

·本报记者 方偲·

新闻推荐

引来大项目,谱写“芯屏器合”大文章

编者按招商引资,是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是地方发展的重要引擎。如今,“高质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航向,合肥招商引资正迈向“高质量”,形成新动能。围绕“聚焦新动能合肥招商行”主题宣传活动的开展,本报...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