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合肥日报 2018-03-23 02:01 大字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共建共享共治社会治理新格局无疑为合肥社会治理迈向新台阶提供了理论源泉和制度依据。未来合肥社会治理需紧紧围绕这一新格局,从基层社会治理、社区建设、社区心理服务体系等方方面面出发,扎实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构建和价值共享。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具体包括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等,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这一新格局的提出既符合解决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需求,也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应对新问题、新风险的必然选择。2016年由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风险报告》提出,未来全球面临的风险与传统的风险相比更加的不可知与不可确定,需要在全球区域加强合作和交流,以构建“弹性社会”为目标,改革和完善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弹性社会”强调社会有机体的和谐与有效流通,社会各阶层之间、制度体系与社会元素之间的有机结合。十九大提出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与“弹性社会”的要义和战略目标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而且为如何构建弹性社会指明了方向,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治理工作战略部署的全球视野,必将为我国构建“弹性社会”、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共建”是基本要求

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共建”体现了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主体的有机组合也是“弹性社会”有机运行的基本要求,对实现有效的治理创新至关重要。十九大报告对如何“共建”提出具体要求,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将过去强调公众的“参与”变成“互动”可以说是对社会治理主体间相互关系的重新界定。

从政府主导的社会管理走向多方调节、互动的社会治理,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社会系统间信息传播快速发达的前提下所带来的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各地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看,无论是北京朝阳区的社区“居民提案”,还是杭州西湖区社区网络化治理体系,都体现了多方协调、互动的社会治理模式。合肥市的群众公议团更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大胆尝试。但仅仅针对一项行政行为或只是在一个限定的网格化区域内实行“共建”是不够的,需要构建多主体、灵活且顺畅的互动平台,将互动渗透到城市社会治理的每一个环节。实现这种渗透一方面需要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将各类主体和资源进行整合,提高主体间互动频率;另一方面,需要培养市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以社区为培养单元,加大城市治理知识宣传,提高参与能力。总体来说,新的“共建”治理格局是从过去部分公众、部分行政权力的有限共同治理向现在强调多主体互动、政府主动采纳各方建议的“弹性互动”的优化递进。

“共治”是重要手段

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共治”体现的是社会治理手段的多元化。治理手段的多元化包含了丰富的层次。首先,“共建”的基本要求决定了“共治”手段的主体来源多元化。也就是从过去政府主导、行政法律强制为主的刚性治理手段,转变为利用社会各种力量具有的资源和方式进行社会综合治理的弹性治理手段。其次,治理手段的多元化还体现在实施手段的因事制宜。弹性治理手段需要根据不同的社会问题采取不同的资源整合模式和方法。就合肥市来说,作为快速发展中的省会城市,既有发达城市存在的城市病问题,也存在过去遗留的老城区综合治理问题。“共治”理念的提出为合肥市的社会治理指明道路,即提升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应对日趋复杂、不确定增多的现代社会治理系统问题。最后,治理手段的多元化还体现在对治理过程的全方位干预。过去,我们的社会治理强调事中和事后的干预,而现在更加强调对问题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面治理。通过前瞻性、预防性的工作,让不稳定、不安全事件少发生、不发生。

“共享”是最终目标

“共建”、“共治”最终都是为实现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共享”提供切实的保障和可行的路径。“共享”,即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是为了某个阶层,而是让所有人享受社会治理带来的团结、和谐与安全。“共享”是目标,为促进“共建共治”提供动力和指引。社会治理新格局下的“共享”目标的内涵是:政府不是只追求行政效率的过程,而是秉持公平、正义、责任、民主等公共价值追求;市场也不是只追求短期经济利益最大化,而需要从创造社会价值出发寻求最大化经济价值;而社会同样需要在公平与效率的平衡中追求公益事业的社会价值。从对三个价值的追求得出“共享”是公共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共享,而不只是纯粹的物质成果的共享。只有实现三个价值的共享,在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物质成果共享。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共享”并不是平均主义,不是简单的治理成果平均分配。这需要在“共享”目标下制定有效的制度安排,合理、科学分配“共治”、“共建”所创造的价值。

合肥市近年来在社会治理创新改革方面取得巨大突破和傲人的成绩。一方面,探索出“两委两站多中心”、“街居整合”、“大社区”等一批社区治理新模式,并受到民政部、省领导以及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作为合肥经验向全国推广;其次,连续5届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刑事案件案发数在省会城市及直辖市中排名倒数第三。取得的显著成绩让平安合肥成为合肥市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十九大提出的共建共享共治社会治理新格局无疑为合肥社会治理迈向新台阶提供了理论源泉和制度依据。夯实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的综合实力、擦亮“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名片离不开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构建。未来合肥社会治理需紧紧围绕这一新格局,从基层社会治理、社区建设、社区心理服务体系等方方面面出发,扎实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构建和价值共享。  

(作者单位:安徽省社科院)

新闻推荐

省政协调研组来肥调研特色小镇建设

本报讯3月21日至22日,省政协副主席郑永飞率调研组来肥,调研特色小镇建设情况。市政协主席韩冰,副市长吴春梅,市政协副主席张小樵,市政协秘书长毛万里陪同调研或参加座谈会。根据市政府印发的加快推进...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