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力引擎

合肥日报 2018-03-19 05:15 大字

[摘要]2017年合肥完成投资达6351.43亿元

新闻摘要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抓手,是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的重要支撑。

市统计局近日发布2017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分析报告。2017年,合肥全方位、多举措、强力度保障投资和项目建设,投资质量效益不断提高,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引江济淮工程、量子通信研究院、轨道交通4号和5号线、长鑫12英寸晶圆存储器、京东安徽商城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为全市投资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数据显示,2017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51.43亿元,同比增长5%。

工业投资占比提升——

调结构活力不断激发

作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2017年,全市上下围绕“三重一创”等重点领域,在新型平板显示、机器人、集成电路等产业实现重大转型升级。全球首条最高世代线京东方10.5代线、康宁玻璃顺利投产,晶合晶圆一期成功量产,长鑫存储器晶圆项目加快推进。在这些大项目的支撑下,合肥高新产业投资强劲。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289.13亿元、增长23%。战新产业投资1207.22亿元,增长8.8%。六大主导产业投资1255.29亿元,增长13.7%。

技改投资继续扩大。在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推动下,以工业技术改造项目为代表的“内涵效益型”投资增长平稳。2017年,全市工业技改完成投资1372.09亿元,同比增长8.6%,占工业投资比重的58.2%,对工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41%。

2017年,全市工业投资完成2356.48亿元,增长12.6%,占全市投资的比重达到37.1%。其中,制造业完成2170.87亿元,增长1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171.09亿元,增长31.1%。

基础设施投资逾千亿——

补短板力度不断增强

在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下,全市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加速,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凸显,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提升。2017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超千亿元,达到1213.47亿元,增长25%,占全市投资的19.1%,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达80.6%。

2017年,全市交通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庐铜铁路全面建成,合安、商合杭高铁加快建设,全年铁路业完成投资86.46亿元;轨道交通2号线建成运行,3、4、5号线加快建设,合肥迎来地铁“换乘时代”;滁淮高速新建,绕城高速、合宁、合安、合芜高速扩容工程进展顺利,阜阳路高架延伸、裕溪路高架延伸、长江西路快速化改造项目快速推进,带动全市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356.22亿元,增长48.9%,占全市基础设施投资的29.4%。

值得一提的是,水利管理业投资呈现爆发式增长。随着水利设施投入不断加大,巢湖环湖防洪治理工程、兆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江水西调工程以及环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三期先后开工建设,尤其是总投资超过900亿元的全省水利“一号工程”引江济淮正式启动,共带动全市水利管理业完成投资151.16亿元,增长2.9倍。

社会领域投资加大——

惠民生温度不断提升

改善民生是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合肥在教育、医疗、卫生、安居等各方面谋划建设了一大批民生项目,更加注重生态保护,着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2017年,十五里河流域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安医高新分院、省立医院南区二期及城区47所幼儿园、25所中小学先后投入使用,省立医院北城院区一期、合肥离子医学中心、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合肥师范学院新校区、新四中、新巢湖二中等项目开工建设,较大改善了生态环境和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数据显示,全年生态领域完成投资189.03亿元、增长1.3倍,教育设施完成投资97.76亿元、增长21.8%,体育设施完成投资9.47亿元、增长58.6%,卫生设施完成投资32.4亿元、增长7.2%。

此外,全市的安居工程建设成效斐然,全年实施安置房、复建点项目117个,完成投资247.66亿元。

·余永健 本报记者 苏晓琼·

新闻推荐

客车超载 涉嫌危险驾驶罪被起诉

近日,经高新区检察院提起公诉,高新区法院以危险驾驶犯罪,判处被告人刘某拘役3个月、缓刑1年并处一定罚金。被告人刘某是某车队聘用的驾驶员,从事寿县三觉到合肥客运班线的旅客运输工作。2017年10月1...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