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合肥日报 2018-03-14 10:02 大字

[摘要]2017年经济增速居长三角副中心首位

市统计局近日公布2017年合肥生产总值情况分析。2017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向好势头不断巩固,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经济发展质效不断提高。分析报告显示,合肥生产总值总量位居省会城市前十强,增速稳居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之首,同时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经济结构更加优化有活力。

看总量: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历经多年的高速增长,合肥经济增长的重心已坚定地转为追求高质量。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总量持续扩大。2017年合肥生产总值达到7213.4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全市人均生产总值9.11万元,折合1.35万美元。

合肥首位度稳步提高,全省经济发展“排头兵”之势越发强劲。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达到26.2%,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

“进十强”的步伐依然稳健。2017年,合肥经济总量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继续稳居前十行列。同时,合肥与同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的南京和杭州总量差距缩小。2017年,合肥生产总值总量相当于南京市11715.1亿元的61.6%,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相当于杭州市12556.2亿元的57.4%,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看增速:居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之首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增速也更加稳定。2017年,合肥生产总值增速比全国6.9%的增速高1.6个百分点,与全省8.5%的增速持平;位列全国26个省会城市第7位,属于省会城市上游水平。

去年,合肥生产总值增速居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之首,比南京市的8.1%快0.4个百分点,比杭州市的8.0%快0.5个百分点,继续居长三角副中心城市第一位。

不仅如此,合肥经济增速还略高于中部省会城市平均水平。2017年,合肥经济增速比中部省会城市平均增速8.4%略高0.1个百分点,居第3位,分别比武汉市的8.0%快0.5个百分点、比郑州市的8.2%快0.3个百分点、比太原市的7.5%快1个百分点,比长沙市和南昌市的9%均低0.5个百分点。

看结构:三产领跑喜获新动能

产业兴则城市兴。纵观合肥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均保持稳定增长。2017年合肥第一产业增加值272.8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3643.1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3297.6亿元,增长8.9%。

从三次产业的数据中不难看出,第三产业增速领跑,结构质量继续优化。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8∶50.5∶45.7,与上年相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从各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来看,全市一、二、三产业依次为1.8%、52.8%、45.3%,其中第三产业贡献率快速提升,为2005年以来的次新高,为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增添重要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不断激发服务业发展活力。2017年,全市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07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占服务业和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3%和28.8%,对服务业和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达到69.4%和31.4%。

看原因:实体经济支撑强劲

统计部门分析了经济增长的因素。从大趋势来看,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带动经济质量更优;

而从细分领域来看,GDP核算十个行业门类都稳步发展,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工业以及金融业的支撑力强劲,这三类行业增速位列前三甲。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营利性服务业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6%;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644.7亿元,增长19.2%,增速高居各行业榜首。

工业生产稳中加快。2017年工业增加值2952.2亿元,增长9.3%,全部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6.3%。此外,保险证券业带动金融业较快增长,由于保险市场红火,2017年,全市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14.2亿元,增长47.2%。截至年末,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46家,其中境内上市企业44家,居全国省会城市第7位。金融业实现增加值551.3亿元,增长8.8%,占GDP比重7.6%。

·陈晓霞 任家华 本报记者 苏晓琼·

新闻推荐

环巢湖大道景观绿化工程今年完成

合肥打造更加养眼怡人的环湖“项链”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