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业余”老画家每天笔耕不辍

合肥晚报 2018-03-10 02:42 大字

○年轻时的郑石桥

○郑石桥发表在 《合肥晚报》的作品

家住合肥仪表厂宿舍、今年85岁的郑石桥从小受叔叔影响,爱上了中国传统的书画。

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之外,书画都是郑石桥的最爱。

退休以后,这位“业余”老画家,更是一门心思潜心创作,保持着每日一画的创作状态。

年少学画

郑石桥是一位老合肥,出生在东大圩。

“那时候,我们这些小孩一个比一个调皮,爬树、抓泥鳅、掏鸟窝蛋……”回想起儿时的“趣事”,年逾八旬的郑石桥嘴角挂起了调皮的微笑。

年龄稍大,郑石桥上了私塾,但年幼的他仍保持着活泼好动的天性。

“我们把木桶挂在学堂梁的两边当灯笼,用铅笔刀把自家的柴火削成木枪,抓泥鳅逮黄鳝……那些玩闹的事,都没少干过。哈哈……哈!”年迈的郑石桥用手比划着,忍不住又笑出声来。

童年私塾3年,郑石桥不只有调皮和玩耍,他还在叔叔的影响下,对国画产生了懵懂的兴趣,“看着叔叔磨墨、摊开宣纸,手拿毛笔,在铺着毛毡的台板上作画,那架势,心里非常神往。有机会,也会模仿几笔”。

勤奋成才

1956年,省建公司招收瓦工,23岁的郑石桥结束了种田的日子被录用,这一干就是15年,之后,他又先后在硬质合金厂、合肥仪表厂工作,直到1994年退休。

在近40年的工作之余,郑石桥一直坚持每天背一首诗,每天画一幅画,并研读中国美术史、中国文学史。

“每天骑自行车的上班路上,我就背一首诗,等到了单位,诗也背熟了。”郑老想起当时自己的记忆力仍自豪不已,“那时,记忆力真好,毫不费力。就是到了现在,我还能回答几乎所有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比赛中的题目。”

也就凭着年轻打下的这一基础以及表现出来的才华,郑石桥开始师从安徽的书画名家萧龙士和张建中,并得到他们的鼓励,专攻画竹,“也听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石克士老先生眉飞色舞地闲聊画坛历史和逸事”。

“《合肥晚报》在30多年前也刊登过我的作品哦!”说着,郑石桥拿出了插在相册里的一张被剪成两寸见方的印刷纸片。

勤学外语

从合肥仪表厂退休后,郑石桥被聘为省老年大学老师,还担任了芜湖路街道老年书画协会的会长,业余时间继续笔耕不辍。

2000年,安徽饭店在店内开辟了安徽书画展示,向外国友人推介中国的传统书画艺术,郑石桥也和安徽的其他书画家一样,开始接触到来自国外的中国书画爱好者。

“大部分外国友人都不会中文,要向他们介绍中国的书画,可难倒了我。”年逾八旬的郑老回忆起这段经历,仍感到人的潜力无限,“我当时已快70岁了,向省物化探院的一位工程师学习日语,又向住在宾馆的美国人学习英语,不久就能进行简单的对话”。

直到现在,郑老还能不假思索地顺口来一两句外语,而且发音纯正,内容也不单单是问候语,还有涉及国画方面的专业术语。

生活满意

在郑老名为“嶰竹斋”的居室客厅,朝东的墙上则挂了梅兰竹菊四幅条屏。

“嶰竹,来源于传说,黄帝派主管音乐的负责人伶伦,他也是传说中中国律制的发明人,他到昆仑山的北谷,也叫嶰谷,取竹制乐器笛或箫,吹出的声音引来凤凰,催生万物。”郑石桥说起典故来,心平气和,脱口成章。

“过了84岁的这道坎,身体也没什么大碍,就很不错了。”特别喜欢吃红烧肉的郑老,对如今的状态十分满意,“手还能控制,还可以继续画下去”。

郑老如今依然保持着每天画一幅画的习惯,儿子担心老爷子的身体,劝他少费些心血,郑老却坚持道:“画画就像打拳一样,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我现在画画就是图个心情舒畅。看到对路的人,我还会把自己的画子送给他。”

注重线条

去年,对郑石桥来说是重要的一年,他完成了张建中先生赴美国前,亲笔为他封面题字的四开册页的内容创作,张建中称“郑石桥画竹数十年,清新建丽,可喜可爱,其成就出于江淮大地”。

“一半册页和前后副页我留着,这是专为合适的人留下的。”郑石桥翻着册页解释。

对于中国书画艺术认识,郑石桥有他的观点:“线条很重要。草书写一万,不如行书一千;行书写一千,不如楷书写一百。归根结底,要练书法,把握线条,这是初心,有了线条,才能更好地为国画服务。”

至于画竹的心得,郑老直言:画竹要胸有成竹,每天都要动笔,不可一日无此君。

实习生 张海慈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陶虎 文/摄

新闻推荐

科大发现“点铁成氢”术

从一次“偶然失误”中找到突破口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