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业余艺术团水平真的不一般
[摘要]歌声嘹亮琴声悠扬,老人们越唱越跳越开心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敌人弃甲丢烟枪啊我军乘胜赶路程”……每逢周二、周四的下午,戴安桥社区多功能活动室里,一首首革命历史歌曲或婉转悠扬,或铿锵有力,虽然只是日常排练,艺术团的老人们却个个充满激情,伴奏声一响,他们立刻仿佛置身大舞台。
专业水准
二胡、笛子、扬琴、手风琴、小号一应俱全,与其他业余艺术团大多使用伴奏乐形式不同,戴安桥老年艺术团专门配有伴奏队,男女各六名团员也是优中选优。“既然成立了团队,就要越唱越好、越跳越好,按专业标准排练。”65岁的团长赵雅丽说。
2016年底,同样爱唱爱跳的赵雅丽和杨素英、王祥翠等商量,把社区里喜爱文艺活动的老年朋友组织起来成立艺术团,每周固定时间排练,既可以充实自身的退休生活,也能丰富社区文化。她们的想法得到了社区的支持,并将楼下的多功能活动室提供给艺术团作为日后的固定排练场地。
消息传出后,报名者众多,经过严格选拔,能歌善舞的12名老年文艺爱好者成功入选,6名精通乐器的老人自发承担起伴奏的任务。65岁的王祥翠年轻时是歌舞团的专业演员,由她担任指挥和指导老师众望所归;64岁的王明浩退休前在文化局工作,曾担任过市青年歌舞团副团长,虽说没有学过声乐,但耳濡目染中,歌舞水平也颇具专业范儿;61岁的王庆敏不但歌声嘹亮,朗诵也是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但合唱时又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赵雅丽话语中透着自豪。
风雨无阻
艺术团成员大多都参加过老年大学声乐班的学习,已具有一定的表演基础,但是,排练中,老人们却依然特别认真“一定要在短时间内提高水平,拿出成熟的作品”,每个人心中都暗暗憋着一股劲。
74岁的樊洪海是艺术团中年龄最大的,但他从没要求过特殊照顾,反而为自己制定了严标准,“我只是业余爱好,没正规学过,肯定要笨鸟先飞多用功。”每次排练,樊洪海总是提前来推后走,只是为了能多点时间向王祥翠等老师们请教。71岁的扬琴老师李功文是上过战场的老兵,一切以集体利益为上是他的准则,只要是排练、演出需要,个人的一切都必须让路。
1月3日,合肥大雪,第二天就是约定的排练时间,艺术团参加瑶海区春节晚会的节目还需要再磨合,团长赵雅丽犯了难:有心让团员们休息,时间不等人;通知大家按时排练,雪这么大,老人们都年过花甲,又于心不忍。没想到,4日下午,老人们一个不落,准时到达排练会场。赵雅丽的眼睛湿润了:“大家准备,我们马上开唱了啊。”
收获快乐
虽然只成立了一年多,艺术团却多次在瑶海区及胜利路街道文艺汇演中获奖,并应邀赴江西、湖南等地演出。去年8月,团员张圣贵在中央电视台《幸福账单》节目合肥地区总决赛中获得最具潜力奖。
老人们为自己辛苦付出终有回报而高兴,但在他们心里,能为广大居民带去快乐和美的享受,能在艺术团这个大集体中收获温暖是更大的幸福。
满头银发的笛子老师宋士军今年已经69岁了,但只要一拿起竹笛,立刻充满青春的活力。原本在老年大学学习声乐的宋士军为了艺术团,捡起丢了30多年的笛子,“大家心往一处想,社区领导又重视,我们越练越有劲。”
走社区、进校园,戴安桥艺术团老人们的精彩演出受到了居民的热烈欢迎,被社区定为宣传十九大精神文艺小分队,团长赵雅丽又有了新的目标,“尽快排演几出居民们熟悉的京剧名段,弘扬国粹。”
阮仁英 实习生 刘郑磊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 记者 洪欣 文/摄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合肥2月21日电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近期在半导体量子芯片研制方面再获新进展,创新性地制备了半导体六量子点芯片,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半导体体系中的三量子比...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