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我读合肥民俗的发掘之书

江淮晨报 2018-02-04 01:04 大字

《老合肥·庐州风情》是一部关于合肥民俗的发掘之书。书中详尽地讲述了合肥市历代人在社会交往、日常生活、信仰、生产等方面的习俗,对每一种习俗的表现方式都做了详尽的描摹。比如关于生育礼俗,作者从结婚的婚期选定方式讲起,到新娘上轿前的哭轿,上轿时要带的吉祥品,花轿过桥时新娘的动作,下轿时的撒礼品和传袋(代)仪式,新婚之夜新娘新郎坐的位置和时间,闹房之后新人的吃食;再到婚后的许愿求子和摸秋之举,怀孕后的孕妇如何被称为“四眼人”,难产时的“打鬼”之术,分娩之地的禁忌,孩子出生的生辰八字记录,婴儿生下后对产妇与接生婆的慰劳方法,女婿向岳父家的报喜,长子降生后要喝的“落地酒”;直到婴儿出生三天后的“洗三朝”、上家谱、做九天,婴儿满月的剃发礼、命名礼、接满月,婴儿长至百天时的“做百日”,一周岁时的“抓周仪式”等。对如此繁复的习俗内容,年纪刚过四十的王贤友要讲述清楚,不做认真的采访调查是不可能的,我想他肯定了走进了很多大街小巷和郊区乡村,询问请教了很多老人、成人,观察了很多场婚礼和婴儿降生礼,才有了这些记录。这些散落在街巷和乡村的传统习俗就有可能被强势的西方文化一点一点冲走淹没,会最终被人们逐渐忘记并消失在我们的生活里。而这种生育习俗,正是我们中国人生命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我们民族凝聚人心和繁衍发展的保障。

《老合肥·庐州风情》也是一部对合肥民俗意义含蕴的阐释之书。这部书里,不仅细述了合肥各样民俗的内容和外在表现,还对每样民俗所蕴含的内在意义进行了阐释。比如在合肥的寿俗中,老人做寿一般做九不做十,即逢整十时在虚岁九的那年做寿,所以这样提前做寿,以通常的理解,以为是避讳“十”也就是谐音“死”这个字,而王贤友告诉我们,这样做其实是寓意“留有余地,以裕后人”。又如合肥郊区的乡间,子女在为老人做寿材时,一般选在闰月来做,所以选在这个时候办这件事,以通常的理解,以为是考虑节气和气候的问题,而王贤友告诉我们,这样做其实是寓意“延年益寿”,因为闰月乃由余日集累而成,积几年才能闰一回,正所谓积延成寿。再如在合肥的商家礼俗里,有一个习俗很特别,就是店铺早晨一开门,若来的第一个顾客是少年、是儿童,则宁可降价也要成交,所以这样做,以通常的理解,应该是给年轻顾客一点关照,而王贤友告诉我们,这样做是寓意“童男子开张,一卖净光”。这些阐释,若没有反复的考证,是不可能得出来的。

《老合肥·庐州风情》还是一部对合肥民俗形成过程的追根溯源之书。任何一种民俗,都不可能是一天之内形成的,都有一个发展过程。这部书中,不仅对每种民俗的当下存在样态进行了呈现,还特别注意追根溯源,把它们的形成过程也弄明白。比如对合肥人喝腊八粥过腊八节的习俗,它究竟是怎么来的,王贤友做了认真的考证。他先告诉我们,远古时期,汉族先民因农历十二月天寒地冻,农事空闲,便在山里打猎,以备在新旧交替的年底,用猎物来祭祀祖宗与天地神明,在古文中,猎与腊为同字,因此这种祭典就称“腊祭”,农历十二月也就顺呼为“腊月”。他接着告知我们,从先秦时起,腊祭便被当做一个节日来过,但当时这个祭日并未固定在十二月初八,直到南北朝时,这个腊祭的日子才算固定在了十二月初八。他再告诉我们,到了宋代,熬粥的厨艺成熟之后,才又出现了腊八粥,用以祭祀。又如对合肥人的典当习俗,王贤友考证后认为,开设典当行最初是一种慈善行为,开设者以收取衣物、珠宝、首饰等动产作抵押,向急需现款的人们放款来救急。这种金融活动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最早的典当行由寺院经营,完全用来助人。随着经济效益的显现,到了清朝乾隆年间,达官显宦纷纷投资于此,才使这个行当蜕变为牟取厚利的经营活动。到了晚清和民国,最终演变成了发放高利贷的平台。

一个作家放下自己的创作转而投身于合肥民俗的研究,这让我颇觉意外,当年,鲁迅先生在写作的间隙,关心汉画像石拓片的收集和出版,为此事费了不少心思和时间。今天,王贤友向鲁迅先生学习,作为同行,我为他感到高兴并表示钦佩,写这篇短文,算是这种钦佩之意的一次表达。

文/周大新

新闻推荐

供水人日夜奋战一线数日不归家

“我以后再也不喜欢下雪了,因为一下雪爸爸就不回家!”这是合肥供水集团北城区供水所员工黄生国7岁的儿子小锐泽在晚上睡觉前委屈地跟妈妈说的话。因为他刚刚跟爸爸通过电话,电话那头的黄生国告诉他...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