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七旬老夫妻捡废品撑起家 新年心愿:想有台电压力锅

新安晚报 2018-02-02 09:20 大字

合肥市烟墩街道滨湖惠园社区里,有一对年过七旬、命运多舛而又坚强的老夫妻,宣以俊和他的老伴赵翠兰。大儿子有精神疾病,二儿子意外去世。在工地做小工,去养老院照顾老人,小区捡废品,两位老人“接力"撑起了这个家。去年,儿子已有好转,孙子考上了高中,然而老人年事已高,照顾一个家越发力不从心。赵翠英说,她的新年心愿是希望有一个电压力锅,老伴早上能多睡一会儿。

老夫妇“接力

老夫妇“接力"支撑,只为“这家不能散"。

遭遇 不幸接踵而至

1月31日中午,阳光很暖。听到记者的敲门声后,宣以俊老人过来开了门。房间里光线昏暗,见记者来了,他赶紧开了灯。记者看到,不大的房间里,没有几件像样的电器,床和板凳桌子都很破旧了。挨着墙,是两组大柜子,侧身通过往里走,便看到了他躺在床上的大儿子。

谈到儿子,宣以俊唉声叹气。他告诉记者,自己和老伴是肥东撮镇人,以种田为生。全家省吃俭用,咬着牙供大儿子上了中专,小儿子读了大专。毕业后,两个儿子都被分配了工作,大儿子还是人人羡慕的“正式工",虽收入不高,但一家四口很知足。

1991年,大儿子被诊断患上了精神疾病。“之前都好好的,怎么说病就病了?"宣以俊说,他到现在都没弄明白。后来,大儿媳离婚,留下了年幼的孙子。

“那时顶梁柱还在,全靠他贴补了。"宣以俊说的顶梁柱,就是自己的二儿子。二儿子用打工的钱给家里买了书柜、热水器、电视机,还给侄子买了一台电脑。婚后,小儿媳也很孝顺,帮着宣以俊老两口照顾哥哥,做家务,不久,两人还给家里添了孙女。

然而,不幸接踵而至。为了贴补家用,宣以俊到建筑工地做小工,出车祸住院,至今行动不便。2015年,在外打工的小儿子又因意外突然去世。此后,家里剩下了四口人,两个残疾人,70岁的老伴,一个读书的孙子。

坚持 “接力"撑起全家

吱呀一声,门开了。“你回来了?"宣以俊起身迎了上去,原来是老伴赵翠英回来了,老人驼着背,手里拎了一些纸板,“刚捡的,攒攒就去卖。"原来,在家里连遭变故后,老两口硬是“接力"扛起了这个家,宣以俊说“苦也得坚持,这个家不能散。"

自从宣以俊出了车祸,便无法干重体力活。"儿子身边也离不了人。"赵翠英说,儿子必须按时服药,如果不看着,他就不吃。一发病,就要及时送医。再加上生活不能自理,情绪容易激动。曾经有两次夺门而出,最远的一次跑到了厦门。这么多年来,宣以俊主要负责家务,看护儿子,生怕他有什么闪失。而赵翠英则找了一份养老院看护老人的工作,一干就是十多年。

“人老了,干不动了,只能回来。"赵翠英就在小区里捡废品。门口堆着鞋架、拖把桶、折叠床,都是她的“宝贝"。“你看这双鞋,还能穿呢",遇到还能用的,她就留下来,其余的,她和老伴会拉着小车送到废品站售卖。

宣以俊和老伴、儿子的低保补助加起来,每个月1000多元。这笔钱怎么花,宣以俊说,他和老伴排第三,孙子第一,儿子第二。一个炒白菜、一个西红柿鸡蛋汤就是一家人的中饭,“孙子来家了再买点荤,改善一下。"赵翠英说,她和老伴苦一点没关系,孙子好好念书,儿子不发病才是大事。

幸运的是,今年9月,孙子考上了庐阳区一所高中。儿子的病,也已经一年没有犯了,还能和宣以俊一起看电视、读报纸,两个老人感觉日子有了盼头。

心愿 一台电压力锅

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宣以俊孙子所在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来到老人家里探望,并为他们送来了两箱牛奶。赵翠英说,之前,他们还收到了学校送来的字典等书籍。初中时,老师看着孙子穿得单薄,特意买了三件新棉袄。

附近的邻居和居委会对老两口的遭遇也都十分了解和同情,平常只要能帮的,都尽量帮。“我俩的棉袄都是好心人送的,过年时,有邻居还送来了圆子。"老两口十分感激。

“快过年了,我想要一台电压力锅,这样老伴就能多睡一会儿了",赵翠英说,老伴已经75岁了,每天早起煮稀饭,年纪大了,耳朵也不好,稀饭溢出来了都不知道,很不安全。

如果您愿意帮助宣以俊和赵翠英实现这个心愿,欢迎您拨打962000 与记者联系。在这个寒冷的冬日,为老人爱心“接力"。

郑云飞 新安晚报 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 赵琳

新闻推荐

春运首日 合肥新桥机场进出港旅客约3万人次

本报讯2月1日春运第一天,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客流明显升温,当日起降航班264架次,迎送进出港旅客约3万人次,同比增长34%和31.5%。合肥机场客运科副科长杨晶晶介绍,根据往年的春运特点,节前1日到16日将是进...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