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蓝血月” 152年来首次
[摘要]中科大天文台昨晚对公众开放
上千市民争睹罕见天文奇观
1月31日晚,合肥上空上演了月全食血月+超级月亮+蓝月天文奇观。
中科大天文台当晚对公众开放,上千名市民前往“观天”。合肥晚报、ZAKER合肥也同步直播了这场百年难遇的天文奇观。
市民排队观天 齐声赞叹“超级蓝血月”
昨晚8时,记者来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开放实验室时,这里已经挤满了前来观月的天文爱好者。近千人从天文台顶层依次往下排队,占据了上下三层空间,且人数仍在不断上升之中。由于天文望远镜数量有限,为了让更多市民观赏到月全食,中科大天文系的学生们特意架设了一台投影仪。
在现场,中科大天文系的望远镜负责人之一硕士生郑学琛将一台单反相机连接在天文望远镜上实时拍摄供大家观看。市民黄女士举着自己的相机,翻拍望远镜透过单反相机所拍摄到的奇妙画面。她告诉记者,自己家住高新区,听说当晚中科大的天文台对外开放,特意从家赶来观赏这一百年难遇的天文奇观。“感觉很神奇,这是第一次专为观看月食而来。”黄女士说,上一次观看还是在自己小时候,用的工具是茶色玻璃。
在排队的人群中,还有许多小朋友。今年四年级的夏同学就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准备来观赏这次的月全食。“对天文比较感兴趣。”夏同学说,自己对月食的认识还是来自于“天狗吃月亮”的传说。
晚上9时许,围聚在投影仪前的人群发出一阵惊呼。原来,画面中月亮已散发出暗红色。据介绍,这一状态将一直持续到晚上10时左右。
专家为您释疑 蓝月其实不蓝,血月暗红
中科大物理学院天文系博士生盛振峰告诉记者,当晚的天文现象可以拆解为三部分:首先,“超级月亮”是指看上去特别大的月亮,这是由于月全食发生的时候地月距离比较近造成的。盛振峰说,月球绕地球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月地距离在35.7万~40.6万公里不断变化。当晚的月全食发生时,月亮离地球差一点不到36万公里,比38.4万公里的平均距离要近上一些,所以看上去比普通的满月大一点,但人眼很难察觉出区别。
其次,“蓝月”是指同一个月里的第二次满月。2018年1月1日是本月第一次满月(农历十五),而1月31日是第二次农历十五。为什么要叫“蓝月”呢?记者查询到,这是因为在古代西方有一句话叫做“Once in a blue moon”,用来形容一件事情难得一见。后来,人们就逐渐将“蓝月亮(blue moon)”这个词拿出来,形容在同一个公历月内出现的第二个满月。
最后,血月是指“月全食”,当月面完全被地球阴影覆盖,月亮不会黑作一团,而是会呈现出奇异的暗红色。这是因为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层的折射和滤光之后波长长的偏红的光能从大气透出来,照亮了月亮的表面,月亮正是反射了这些红光呈现暗红色。
152年一遇? 19年后或将再度相逢
超级月亮、蓝月和血月,独立来看,都是很普通的天文现象。但当三者在同一时间出现,确实较为罕见。
据盛振峰介绍,每年都有十几次满月,总有那么一两次离地球近的,所以超级月亮年年有,算不上有多稀罕。而蓝月亮本身也不算太罕见,平均大概32个月就会有一次。至于血月,虽然少一些,平均3年也差不多有2次。同样的,今年也将出现两次月全食,下一次在7月28日。
当超级月亮、蓝月和月全食三者同时出现,这一天文现象十分罕见,上一次出现还是在152年之前的1866年。错过了这次“超级蓝血月”,是不是就错过了一生?对此,盛振峰笑着说,天文爱好者们也不用担心,据说19年后,即2037年1月31日晚上,下一场“超级蓝血月”会将上演,而且要比这次的月亮更“超级”一些。“不管是不是百年一遇,其实只要我们想看,并且看到就是有意义的。”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王伟/文 高勇/图
新闻推荐
星报讯以往临工找活一般都是“站马路”,不仅要起早,还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市容,今后,合肥临工找活只需要“一键”就能搞定。记者获悉,合肥凌大塘临工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开始试运营,不久将正式上线。“我们...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