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90后小哥义务帮扶孤寡老人感动邻里

合肥晚报 2018-01-25 14:50 大字

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亲戚关系,也不是邻里关系,仅仅是因为老人可怜,他就义无反顾地照顾了老人2年;自己生活也不宽裕,正处于创业阶段,可他依旧默默奉献,不求回报。他就是包河区袁记龙虾的老板袁孝红。一个90后的小伙,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大爱,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

沟通的唯一方式就是写字

“你让我找社区领导过来有什么要交代的?”一块小小的白板上用记号笔写着并不工整的问题。

无数次,袁孝红已经习惯用这种方式和刘会珍交流了,因为严重听力残疾缘故,刘会珍基本上听不到别人和她说的话,只能通过写字的方式来和别人交流。“老人家实在是可怜,家里的亲戚都不愿意管。”小袁如是说,“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她送点吃的。”

27岁的袁孝红来自肥西农村,2010年高中毕业后没有继续读书,在山东学了个电焊的手艺,随后,小袁来到上海某造船企业打工。2016年,在堂兄的鼓励下,小袁回到老家在包河花园中心广场开启自己的创业生涯,就在那时,他结识了骆岗街道的孤寡老人刘会珍。

“那时,70多岁的刘奶奶经常带着自己的小狗到我店里来聊天,我才知道刘奶奶无儿无女,离婚多年,独自居住,只有养的小狗与她朝夕相伴,身体好时她会牵着小狗捡点废旧物品卖点钱补贴家用。生活仅靠低保金,社区救助和拣废品维持,老人连灯都舍不得点,煤气也舍不得用,整天一个人在家,孤苦伶仃。”袁孝红知道后特别心疼,便和女朋友商量,提出想照顾老人,女朋友表示赞成,两人一起在2017年春节前回老家时,买了慰问品上门看望老人,顺便将老人要添置的年货一并置办齐才安心回老家过年。

年后,小袁回到包河花园开门营业,刘会珍早早地就守在校园的店门口盼望着早点看到袁孝红。当天按照本地春节习俗,刘会珍硬是包了100元压岁钱给这个“外姓孙子”。“这钱不能收,但拗不过刘奶奶,这钱姑且收下,孝老爱亲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自那时起,我就和女朋友定下来将刘奶奶当成自己的奶奶一样孝敬。”小袁腼腆的说道。

2年义务照顾刘奶奶感动社区群众

“这个小伙子值得表扬!人家和刘奶奶无牵无挂,既不是亲戚,也不是邻居,刘奶奶出院后,只要家里没有亲戚照顾刘奶奶,小袁就每天中午晚上按时给刘奶奶送来可口饭菜,老人想吃啥,他都会满足。”住在刘奶奶楼上的陆女士这样夸赞小袁,“我们经常看到小伙子和女友来看望刘奶奶。刘奶奶生病出院后,小伙子就每天准时给老人送来吃的,帮助老人做些家务,人家也不容易,自己创业,为节省成本,尽量少雇些员工,小伙子自己有当老板,又当厨师,又当服务员,这么忙,哪有时间来照顾老人?何况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老太婆!”

“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只是觉得帮助这个老人自己心安理得,老天爷让我认识她了,我这边只是添了一双碗筷,穷不了!”袁孝红憨憨的说道,“我到社区为老人求助,社区党委书记第一时间安排助理上门了解情况,详细了解老人生活的现状,及时制定了社区帮扶老人方案,通知协调老人家属做好老人的赡养工作,并对赡养工作进行全程的监督评估。”

在社区的协调下,如今老人家属给刘奶奶找了一个人全天候专门服侍她,小袁依旧在每天的中午和晚上分别到刘奶奶家里去看望一次。

刘志明

新闻推荐

不敢示人的作协证 □韩国光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从给《蚌埠日报》邮寄新闻稿件开始,逐渐变成了一位散文作者。那时投稿要用正规方格稿纸手写,文章写完改好后先认真誊写到稿纸上,然后郑重地装入信封贴上邮票,再从邮局寄往报社或杂...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