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合肥国际马拉松鸣枪 2.8万人激情开跑

合肥晚报 2017-11-23 20:34 大字

11月12日,徽商银行杯2017合肥国际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合肥站)在滨湖会展中心鸣枪开跑。这次马拉松赛共计2.8万人报名参赛,大赛依据跑道长度设置了亲子赛(2.5km)、迷你马拉松(6km)、半程马拉松(21.0975km)、全程马拉松(42.195km)四项比赛。

2.8万人齐跑马拉松

11月12日一大早,滨湖会展中心北侧的广场上人山人海。有的马拉松参赛团体挥舞着自己的团队旗帜,为自己呐喊助威。赛道外围观众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位大妈拍好照片准备发朋友圈却一直发不出去。“人太多了,网络信号不行。”旁边一位小伙提醒她说。而地铁口,公交车上,依旧有参赛人员、观赛市民源源不断地往现场涌。

上午8点,马拉松赛正式鸣枪开跑。全程、半程、迷你、亲子分批次开跑。选手中既有白发的老者,亦有坐在推车里喝着奶瓶才几个月大的小跑友,更有众多数年如一日坚持跑在路上的跑步爱好者,以及主办方特邀的十几位高水平选手。大家跑出了风格,跑出了未来。

迷你亲子跑我跑我快乐

这次马拉松赛参加亲子赛的有9000人,迷你马拉松的有7000人。亲子赛以父母带着孩子一起跑的形式居多,也有家长把宝宝架在脖子上参赛,甚至有家长推着婴儿车参赛。

包河区的居民黄鹏带着女儿在亲子大军到来之前完成了比赛,女儿也如愿拿到了完赛证书,还获得了一枚特制的奖牌。“现在国家提倡全民健身,我平时就非常注重健身,她已经跟着我参加了好几次这样的比赛了,2.5公里跑起来完全不费劲。”黄先生说。蜀山区的居民陶庚申表示:“孩子平时学习紧张,我自己工作也忙,正好趁这个机会带他出来锻炼锻炼,也增进增进我们父子间的感情。”

家住北京的单新煜带着爱人和孩子跑完了迷你跑的全程,他对记者说:“正好来合肥有事,就报名参赛了。我们一家平时就很注重锻炼,孩子经常跑5公里,今天全程跑下来,并不是觉得多累。参加这样的比赛主要是带他感受一下这种氛围,感受这种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博士孟智很快就完成了6公里的迷你跑,他连连招手表示报的项目太短了,对自己来说锻炼的强度不够。

记者注意到,迷你跑赛道内还有一群用手“跑”的参赛者。他们是残疾人,坐在轮椅上,通过用手臂转动轮胎的方式“跑”向终点。

半程也就二十里我跑我健康

上午9点10分,随着合肥本土选手吴向东摘得本届半程马拉松男子组桂冠,半程马拉松的跑友们开始陆续抵达终点。半程和全程马拉松的终点就是起点,大型音响播放着《怒放的生命》等音乐,激励着“长征”之后的跑友们拼完最后一程。

宿州市的张元成今年已经61岁了,跑完半程马拉松之后除了满脸大汗之外,不气不喘,状态很好。他跟记者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合肥参加马拉松比赛,之前也参加过很多马拉松项目的比赛,半程马拉松跑下来整个人感觉很舒畅。”当问到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是否感觉到身体不适时,张老表示只是在18到19公里的时候感觉体力有点跟不上,但是半程也就20来公里,咬咬牙也就坚持下来了。芜湖市的周云美在半程马拉松比赛中遇到了同样来自芜湖的跑友,3人在比赛的过程中相互鼓励,最终完成了半程马拉松20余公里的长跑。

当天上午10点多,巴林黑人选手AbdiIbrahimAbdo以2:12:00的成绩第一个冲过全程马拉松的终点线,摘得桂冠,另一名来自肯尼亚的黑人选手MikeKiprotichMutai紧随其后,以8分秒的微弱差距屈居亚军。

异装跑吸睛跑友求合影

在本次马拉松比赛的终点,有这样一群参赛者吸引了跑友们的眼球。他们有的穿着汉服,有的穿着古代的官服,有的穿着草裙,还有的组团穿着清宫一整套的服饰。秉持着“不异装,不跑马”的理念,他们在万众瞩目下同样跑到了终点,与其他的跑友们一起分享着运动的快乐。只是他们的奇装异服成功为自己吸引了一大波粉丝,合影、加微信成了他们参加比赛之外一项多余的业务。

来自合肥经开区的沈永兵当天一身“黑包公”的装饰成功吸引了一大票粉丝,许多跑完半程马拉松的跑友围着他要求合影。沈永兵告诉记者:“跑马拉松,首先是为了健康,第二是为了快乐。”当问及为啥要打扮成包公模样时,沈永兵表示,“马拉松比赛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平台,而包公是合肥的一张名片,我扮成包公的模样有利于向大家宣传合肥的历史文化。”

同样吸睛的还有河南商丘的跑马名人梁兰柱,梁老今天下穿“草裙”,上穿兽皮,光着脚丫就跑了21公里。梁老告诉记者:“这样的打扮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健身,我一个老人光着脚板都能跑完马拉松全程,你们为啥不行呢?”梁老还告诉记者,其实光着脚板跑步还可以按摩脚底的穴位,健身的效果更好。张明亮何芳芳文/图

新闻推荐

三场精彩演出下月接连上演

第三季高雅艺术文化惠民活动迎来收官大戏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