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海绵城市需要的神奇管道每天生产180米产能名列全国前茅

安徽商报 2017-11-18 11:25 大字

[摘要]每天生产180米产能名列全国前茅

管道生产现场

从地面向下,巨大的深坑里,随着机器振动,水泥混凝土逐渐沉积匀称,一根内径3米的圆形或多边形管道成型。在自己的产业园里,合肥香馨建设集团每天可生产这样的管道180米,大量供应给国内的城市建设使用。

眼睛盯着地上两个管道,工作人员在面前的操作台上按下相应按钮,控制管道生产过程中的振动幅度,观察水泥混凝土自由流动的状况。这里,是该集团引进的芯模振动制管生产现场。

与一般的生产设备都摆放在地面上不同,他们的制管设备安装在地面以下,立式生产。整个钢模为内芯模与整体外模及边模结合在一起的封闭结构,工作人员解释,由于管子的厚度,在制作过程中设备会分层次把控水泥混凝土的浇筑堆积,从而精确地控制管体的材质密度和强度,确保不漏水。

实际上,这个制作过程的核心是振动装置。整个设备都设置了可调节的振动频率,针对不同厚度、材质管材的需求,可以用不同的振动强度来生产不同密度和强度的管体。原理上,振动力由内向外传递,管体混凝土强度均匀,内壁耐磨性能好。无方向且强大的振动力,有利于混凝土自由流动而互相填充空隙,可以使管道结构致密,让混凝土强度极高。而以往的混凝土管道生产,大多采用的工艺会造成混凝土分层现象,影响管体强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薄弱的部分会因为外部压力和内部结构问题产生渗漏等问题。同时,采用立式生产管体,可以使钢筋环网位置固定相对容易实现,而不会出现传统工艺中位移、散落等现象,增强总体结构强度,可抵抗较大的外部压力,且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

该集团负责人介绍,这样的制管,对尺寸控制也有明确的要求,单次管道长度不会超过2米,目前该集团的生产线每天可制作这样的管道180米,产能在全国列前三。所生产的管道,广泛使用在城市排涝、下水等管道施工中,也成为海绵城市领域的一项新技术。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从国外引进相关设备进行技术革新摸索,该集团通过引进技术、创新升级,将这项新技术产业化。截至目前,这项技术已获得国家七项专利,被省住建厅批准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广应用,还获得了省科技厅颁发的“科研成果奖”。 记者郜征

新闻推荐

短信提醒违停10分钟内开走免罚

本报讯(宗雷叶鑫三虎汪漪)昨日,记者从合肥市蜀山区获悉,该区城管及交警部门联合市城泊公司,在政务区试点“智慧化违停抓拍预警系统”治理机动车违停,当天便有50辆机动车在收到提示信息后主动消除违停行...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