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场乡野马拉松引来跑友五千人三十岗国际乡村马拉松参赛者:拥抱自然体验奔跑的快乐

安徽商报 2017-11-06 11:21 大字

[摘要]三十岗国际乡村马拉松参赛者:拥抱自然体验奔跑的快乐

编者按

昨日,合肥三十岗马拉松开跑;下周,合肥国际马拉松也将开跑;另外还有蜀山马拉松、大圩马拉松。

一座城市,一年内竟有三四场马拉松活动次第展开,而且它们都已举办了数届,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诸如“马拉松泡沫”之类的质疑声,应声而起。

“键盘侠式”的高谈阔论,可能并不能给城市的发展带来多少有益的建议,因为他们大多并没有走进现场熟悉市场;严苛的马拉松专业主义的“学究式”的挑剔眼光,可能也与发展城市文化南辕北辙,因为我们最主要的方向是城市体育或者说市民体育,市民乐呵就好,而非专业体育非得培养出个世界冠军才可。

如此来看,一座城市一年内竟有三四场马拉松活动,显然自有它的道理,且听细说。

五千跑友欢聚省城三十岗,他们参加的是一场乡村马拉松。与城市标准马拉松不同,5日举行的马拉松突出乡村特色、展现别样景致、重在吸引更多人参与。组别设置上分为半程21km的好汉组、12km的挑战组、3km的体验组,门槛并不高;赛道布局上,融入最美乡村跑道大姚路、滁河干渠、崔岗艺术家村、东瞿美食文化村、三国新城遗址公园等自然和人文美景,选手可穿行在如画的秋色中;比赛装备上,为选手特制印有“魏、蜀、吴”字样的比赛服,将三国历史与现代体育融合。虽然站上21km组别领奖台的多为非裔面孔,但对更多参与其中的市民而言,在其中是体验奔跑的快乐、拥抱自然的气息、领略乡村的风貌。他们对马拉松、对跑步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期待。

资深跑友:在跑马中编织朋友圈

参加12km组别的单圣忠第二个冲过终点,40多岁的他对这一结果很是满意,“我现在心态很好,比赛中看到年轻的小伙子、姑娘们超过我,我觉得依我现在的年纪能和他们一起运动、同场竞技就已经很知足、很开心了。”

他是退伍军人,三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超市看见马拉松比赛的宣传海报让他“冲动”报了名,从此也就开始了跑马的生涯。“一开始也没有特别训练过,从部队出来跑上一截肯定不成问题,所以就报名参赛了。”

这么多年,他身边的跑友越来越多、队伍也越来越壮大,“经济发展了、生活条件好了,重视健康的人也更多了,最关键的,通过跑步还能结识更多朋友。”身体好、心态好、朋友多,他总结了自己坚持参加跑马的原因,“还能走南闯北到各地看一看。”

问及他的朋友圈,单圣忠不假思索地说:“至少有三四十个跑步群呢。”而今他几乎每周都要跑一次马拉松,距离不同、形式不同,精神和内涵相同。“每年差不多要花费四五万元,主要是购置装备、交通和住宿费用,但我觉得值。”

菜鸟跑友:赛事很多但品种不够

在电力系统工作的尚乃林先生昨天参与了12公里赛,45岁的他是个刚“跑一年”的菜鸟,因此短距离跑起来也就很满足了。对于现今的“马拉松”,他作为爱好者并不感到“很多”,反而是少了。“像合马这种大型城市锦标赛,随着规模越来越大,参与的门槛也就越来越高,像我们‘跑吧\’有位80多岁的老人想参与可能是没机会的。”而三十岗这种马拉松就是个机会,不管是孩子、老人,或者是“菜鸟”,都可以一展身手。因此,他认为的“少”不是赛事少,而是品种少。“希望各有特色,适合不同层次的跑友,吸引更多孩子或者年轻人参与进来。”

跑步爱好者:不能光看经济效益

政务区的张震经常在天鹅湖跑圈,这次参加三十岗赛是他第二次跑马,他还准备在下周难度更大的“合马”上试一试。对他来说,跑步就是年轻人健身放松的一个最简单的方式。比赛不重要,但是有参与比赛的机会很重要。这可以把日常跑步的枯燥,转化为一种自我提高的动力。他说,从目前来看,合肥有好几项赛事,但是每次报名人数都挺多,说明大家喜欢。“当然了,买装备、报名都要花钱,这肯定客观上能够刺激这一块的市场。”

说到马拉松的经济效益,尚乃林也认为,办马拉松不仅让本地市民过瘾,外地朋友也来,“扩大开放程度,拉动经济”。同时,也不能光算经济账,因为这也是全民运动、提高全民素质的社会活动。“另外,从个人来说,通过健身达到精神愉悦十分重要。”总的来说,群众参与度高才是要看重的,这也是城市文化和软实力的一种增强。

新闻推荐

六旬老人用行动“唤起”单车维护队

星报讯(黄玲玲胡正球记者马冰璐)从今年4月份起,家住合肥市琥珀北村的王胜国大爷开始自发维护“小黄车”,在他的感染下,多位好友也主动加入了他的共享单车义务维护队。今年4月,68岁的王大爷发现,小区里的...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