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权威发布·政策“组合拳”服务实体经济

江淮时报 2017-10-10 15:11 大字

本报讯 为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今年上半年,省委、省政府研究出台了《支持“三重一创”建设若干政策》《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支持技工大省建设若干政策》等四个“10条”系列支持政策。日前,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经信委、省人社厅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出席省政府新闻发布会,就有关情况作了通报。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省财政厅全力配合省发展和改革委等部门,整合设立了 “三重一创”、科技创新、制造强省和技工大省建设专项引导资金,统筹安排预算97亿元,为各项政策落地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截至目前,省财政厅已陆续拨付85亿元,惠及4200多家企业和单位、4800个项目,其中:“三重一创”38.1亿元、科技创新13.1亿元、制造强省24亿元、技工大省9.8亿元,做到了应拨尽拨。其余资金将按规定用于智能语音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以及“三重一创”一事一议重大项目等。

记者了解到,总体上这次的政策和资金是近些年来安徽省支持企业发展覆盖范围最广、支持力度最大、放大效应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一次。资金总量较上年增长50%,体现了真金白银的支持;资金打破原有部门界限,实现高度整合、统筹和协同,在关键时刻以关键之举为实体经济注入活力。

四个“10条”政策实施以来,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成效逐步显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今后,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省财政厅将会同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等部门,结合“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的开展,进一步将服务实体经济重大政策推向深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获得感。

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各地作为政策执行主体,要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加强资金使用监管,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在“送理念、送政策”的同时,真金白银“送创新项目、送生产要素”,因地制宜帮助企业谋划一批项目,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对于资金拨付到市里的基地类、奖励类项目,各市要按照实施细则要求,抓紧制定具体办法,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资金使用协议。对于省、市共建类项目,市、县要提前谋划、合理统筹,确保补助资金及时到位。(实习生 胡渺渺 曹流芳本报记者 周晓东)

新闻推荐

走在大道上

寿县·黄丹丹2000年的9月30日,我和闺蜜C结伴,从合肥乘火车去北京。绿皮火车,硬座。票是C在工大读书的弟弟费劲周折帮我俩买到的。我们穿过人墙,终于挤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座位旁的地上挤满了人与物,令...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