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面对“逝者已逝”老人须“生之坚强”

合肥晚报 2017-09-23 20:53 大字

[摘要]专家:消除恐惧,多交流,必要时求助专业医生

○万大芳与余章兰老两口相濡以沫,始终乐观面对生活。

照镜子,发现自己满头白发,满脸皱纹,便仰天长叹不中用了,死亡濒临感日趋严重;老伴或亲朋好友去世,触景生情,心里暗念“下一个该轮到我了”……由于身体的衰弱和患病,特别是看到同辈亲友的去世,老年人常会感到死神的逼近,年龄越大,死亡的心理威胁越突出,许多老人因此变得焦虑、抑郁等。如何积极调整心理,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心理科孔晓明副主任建议,老年朋友应与子女亲人多沟通交流,消除恐惧,坦然面对自然规律,必要时求助专业医生。同时,社会也应给予老人更多关爱。

为病友画圈

45岁的陈建(化名)说起父亲陈老先生,数次叹息。

陈老先生今年73岁,自从3年前参加了大学室友的追悼会后,原先性格还算开朗的陈老先生回到家里渐渐变得沉默寡言,家人好心劝慰,陈老先生要么不说话,要么就来一句:“我也快了。”

陈老先生多年来血压一直偏高,60多岁时又患上了冠心病,坚持吃药、锻炼,病情很稳定,陈老先生自己和家人也没把这两种“老人常见的毛病”太放在心上。可同样患有冠心病的大学室友梦中离世后,陈老先生越来越紧张,对平时身体状况格外关注,稍微有些不舒服就担心将来自己是否需要做大手术,严重时甚至对夜晚睡眠都产生了恐惧。

去公园锻炼或者路上遇到老朋友,陈老先生最爱询问对方的身体状况,有与自己患有相同疾病的就留下联系方式,常常电话讨论治病良策。陈老先生专门备了一个小记事本,为病友建了一个名册,有病友去世,便唉声叹气,在名字上画一个圈。三年来,病友名册上陈老先生共画了5个圈,其中两位老人自身患有其他疾病,但陈老先生不理会这些,经常拿出小本子长吁短叹,今年春节刚过,又开始念叨“七十三八十四”。陈建和母亲把记有病友名字的小本子藏起来,却惹得陈老先生大怒,耐心劝说,陈老先生依旧我行我素。

门诊中,孔晓明主任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他建议,患有同样疾病的老人尽量避免当面送别。参加追悼会,送老友一程,是人之常情,但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好的心理素质的话,很有可能冲击太大,引发老人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果有病友离世,老人一定首先要调整好心态,正确认识死亡问题,然后根据自身状况决定是否送故去的老友。

疑病生焦虑

“人家都说女儿是小棉袄,你们姐妹俩对我一点都不关心。”面对母亲姜玲(化名)的指责,刘娜有苦难言。一年多前父亲因胃癌去世后,母亲担心自己也会患上同样的疾病,整天絮叨,无来由地埋怨她和妹妹,姐妹俩实在是无所适从。

女儿的辩解让姜玲很不高兴:都说胃病和饮食习惯有关,自己和老伴“一个锅里吃饭几十年”,当然有可能和老伴一样。再说了,有时候自己的确感到胃部不适,吃一点东西就饱胀,或者恶心想吐。还没和两个女儿说几句,她们就不耐烦。刘娜直摇头,她和妹妹都带母亲做过体检,合肥几家大医院都跑遍了,一点问题没有,可母亲就是不相信,总说姐妹俩瞒着她,不关心她。见女儿还是不理解自己,姜玲难过地抹起了眼泪:“你们现在烦我,等我不在了,你们想看我都看不到了。”

对此,孔晓明主任解释说,这样的老人其实问题不是来源于身体健康本身,而是心理暗示,家人要注意陪伴、倾听,并适当进行一些肢体接触,如拍拍老人的背,抱一抱老人,使老人焦虑的情绪得以放松,悲伤得以缓解。当他开始倾诉,说教、唠叨,家里成员要尽量配合,让老人相信自己的观点家人很重视,自己是受欢迎的,从而体会到更多的支持和亲密感,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到自己的正常生活中。

孔晓明主任建议刘娜姐妹俩多给母亲一些关爱,特别是要尽可能地丰富母亲的生活,帮助她培养一些丰富的兴趣爱好。这样一来,就可以帮助母亲转移注意力,进而避免出现“怕死”心理,从而安度晚年。心理问题解决了,身体症状自然也会随之消失。

不怕不悲观

与大多数老人忌讳、回避这个话题不同,85岁的万大芳特别看得开:“有生就有死,这不正常嘛?怕也没用。”

万大芳家住望湖街道王卫社区,年长、为人豁达,老人家在社区里很有威望。虽然撤村建居已有十多年,但遇上红白喜事,许多人还是遵循着旧时的老规矩,万大芳常常被请去主持操办。去年,一位过去的老邻居即将离世,家人害怕,不敢近前,万大芳看护了一个多星期,替他穿上寿衣,陪伴了老邻居最后一段时光。

“从小一道玩的,像我这么大的基本上都走了。”老友离去,万大芳心里也很难过,但谁也没办法改变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万大芳说,人活着千万不能太悲观,生病了思想更是要开朗。今年上半年,万大芳的一位老伙伴感冒咳嗽,零零星星吃药挂水一个多月没有痊愈,原本“走路都带着风”的老人开始胡思乱想起来,哼哼着来找万大芳“最后聊聊”。万大芳哈哈大笑:“你这样,没病也想出病了。快去大医院好好看看,保你没事。”听了万大芳的话,老伙伴如释重负,在医院治疗了一周,果然药到病除。

“所以,人不能自己给自己找事。”万大芳身体硬朗,至今还能在田里忙忙农活,闲不住的他笑言自己根本没有时间想太多。这段时间肩周炎犯了,孩子们“管着”万大芳,不让他再下田,万大芳倒也乐得清闲。老伴余章兰记性越来越差,既然孩子们愿意帮忙做农活,自己就陪着老伴说说话,互相照顾着也不错。“现在国家对我们老人这样好,每个月拿到的钱吃不完喝不完,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心病心药医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惧怕死亡是种本能,相对于年轻人,人到老年,死亡的几率开始上升,因此,对于一无所知的“另一个世界”的恐惧,自然也比年轻人要多一些。

有些老年人,也许自己还算健康,但当每次同学聚会,去公司参加庆典,与周围同伴聊天时,发现自己当年的同学、同事、老伙伴相继过世,难免不胜唏嘘。虽然也知道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兴衰的历程,人生亦不例外,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朋友情感承受力与调节能力比年轻时差,出现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在所难免。孔晓明主任说,这时候,老人就要有意识地想办法转移注意力,不能一味地沉浸其中。

门诊中,孔晓明主任经常遇见失眠、抑郁的老人,近一半都与对死亡的恐惧有关。这其实是老人心理丧失感的一种反应,吃药不一定会有好的效果,心病还需心药医。对死亡的恐惧,其实是对孤单的恐惧。人是社会的动物,害怕孤孤单单一个人,因此,子女平时要抽出时间来多看看老人,甚至哪怕多打几个电话,都会减少他们的孤寂感,进而减轻他们对死亡的恐惧。老人表达情感更委婉,父母唠叨周围人死亡时,要多想想他们是否有什么别的需求。除了精神上的关怀之外,在物质上也要尽可能多地提供帮助,让老人的生活衣食无忧。此外,也要定期安排老人参加体检,以便身体有了问题及时治疗。

某种程度上,老人属于心理弱势群体,在日常生活中,常会由一些眼前的事物,触发对死亡的联想,带来沉重与伤感的情调,不能一味否定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周围人要多支持,使他们远离易产生消极心理暗示的环境,注意力向外发散。亲友故去,不能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要把每一天过好。

秋冬季本身就是焦虑抑郁高发期,孔晓明主任强调,家人一定要多关注心理状态欠佳的老人,避免不良情绪恶性循环。必要时可以求助专业医院,长时间拖延不利于老人心理健康的恢复。孔晓明主任同时呼吁社会力量营造环境,让老人的活动半径再大些,活动内容再丰富些,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行为治疗。

朱世玲 陈红 实习生 刘郑磊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洪欣 文/摄

新闻推荐

从业人员免费办理健康证

只需带上二代身份证即可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