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滴灌”育人育才育智
[摘要]“十三五”期间我市加大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记者昨日从市教育局获悉,“十三五”期间,合肥市将加大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开展大中小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建设学生社会实践电子学生证(“一卡通”)信息平台,构建中小学生学业绿色评价体系,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编印公民教育系列读本
据悉,在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上,“十三五”期间,合肥市将深入实施“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国防教育、廉洁教育,构建诚信教育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展大中小学校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建设合肥市德育课程资源库,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编印公民教育读本系列丛书,开发以“认识合肥、热爱合肥”为主题的地方和校本课程。加强合肥市情、历史、文化、人文教育。提升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水平。
严格落实课程方案,科学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建设学生社会实践电子学生证(“一卡通”)信息平台,实时完整记录活动经历,实现校外教育基地全覆盖。
构建学业绿色评价体系
记者获悉,“十三五”期间,合肥市将建立以学校基础发展指标和自主发展指标为主要内容的多元评价体系。健全涵盖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兴趣特长等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强化综合素质评价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作用,开展绿色评价指标测试和分析工作,建立各学段的质量评价体系及教学反馈系统,构建中小学生学业绿色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政府、行业、企业和第三方机构深度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和高等教育监测评估体系。
此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能力导向型学习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在学生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高一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建立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普基地与中小学联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机制。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在肥高校优质资源,选择部分学校试点探索建立创新拔尖人才早期识别和培养机制。深化“产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完善职业教育办学“双主体”、现代学徒制、企业工作室、“校中校”合作、“订单式”联合和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中国制造2025”,培养专业性和技能型人才。
·本报记者 束芳·
新闻推荐
2017年8月24日,在新的学期正式开始前,合肥市第七中学的师生们圆满结束了为期十二天的英国研学夏令营,带着满满的收获归来。在本次夏令营中,合肥七中师生走进世界名校——牛津大学,由剑桥大学、牛津大...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