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庐阳“救急难”社会力量集腋成裘

庐阳 2017-07-20 10:50 大字

本报讯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当前社会救助面临的非常突出的问题。如何更早地发现这些相关人群,及时救助他们、最大限度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成为近几年救助工作的重点。

我区自2015年被列为全国“救急难”综合试点单位以来,先后探索开展了多个“救急难”项目,在发挥政府救助主体作用的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并发挥出巨大的正能量。

志愿项目参与社会救助

四里河街道桃花社区居民钱先生,虽然家境不算富裕,但儿女双全让他非常快乐。去年女儿小琳(化名)3岁生日的前一天查出白血病,这个幸福的家庭被病魔打破了平静。桃花社区工作人员范玲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与合肥志愿者之家联系,包括洪云子在内的6名献血志愿者自发前往医院为小琳捐献了血小板。白血病治疗需要高昂的医药费,志愿者们又帮助小琳的妈妈在众筹网站发布众筹消息,共筹集资金6万余元,为小琳及时就医提供了保障。

合力救助小琳,只是我区志愿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一个典型个案。在我区2016年度十大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中,合肥市孤独症康复协会的“孤独症儿童幼小衔接项目”、 四里河街道合肥志愿者之家的“萤火虫助学项目”等都普遍受到辖区居民的欢迎,为困难群众解决了一批实际难题。其中三孝口街道安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的“爱进家门”特殊老人关怀志愿服务项目,便是针对社区高龄独居、高龄空巢、腿脚不便、低保特困、卧病在床等特殊老年群体而策划的。一批突出庐阳特色、具有示范效应、产生广泛影响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式的志愿服务项目库建立了起来,推动着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常态化发展,也使其更加高效地接入到救急难工作中来。

“慈善晚会”汇集企业爱心

为发挥“庐阳区企业家协会”优势,区工商联通过举办“慈善晚会”等形式,组织爱心企业家开展“一帮一扶”结对活动,即每个企业家帮扶一个困难家庭,每年对每户不少于 3000元的资助,以及就业帮扶。通过此项活动,全区近几年共有330户家庭接受了捐助,救助金达100余万元,安置就业21人。同时,我区链接辖区一些爱心企业,让其参与“救急难”工作,与驻地乡镇街道的社区结对子,如合肥市百大鼓楼商厦与逍遥津街道九狮桥社区结对,合肥热电集团与三孝口街道龚湾社区结对,为辖区的困难群众献爱心。

此外,近两年,我区通过工商界慈善联盟帮扶108人,发放救助金200万元;与法律援助中心联手,为669人困难群众进行了法律援助,接待咨询1144人。各项救助政策不断完善和落实,实现了各项救助环环相扣,确保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有效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社工力量打造救急难项目

对危重急难的救助是“救急难”救助的要义,有效解决社区居民的大情小事,则是我区扩展“救急难”救助对象和救助内容的外延。

2017年3月开始,我区充分利用辖区的社工服务机构,在逍遥津、三孝口等多个街道引进“嵌入式”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该项目以“助人之困,筑家之梦”为理念,在服务领域实施了包括 “爱之桥”,“爱+人”,“心相伴”,“筑心梦”,“益路行”(五个特色子项目)。 

今年4月,杏林街道实施了“助坐标”项目,探索“一户一社工”的精准救助模式,以及该区先后开展的包括“二站一中心爱心课堂和车队”、“夕阳红E站”、“春芽特教中心”、“爱心课堂”、“爱心车队”等服务项目,先后落户全区各乡镇街道。

今年5月,四里河街道“四里阳光V爱·救急”项目启动。项目通过“在路上”、“建联盟”、“行救助”、“助基金”、“救急网”五个救助子项的实施,打造了“政府+志愿者+社区家庭+互联网”为一体的“救急难”社会救助模式。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无数个社工和社区志愿者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快乐传递快乐,有效保障了辖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存权益和人格尊严,对推动我区社会进步,加速我区文明进程,功不可没。”区民政局负责人如是说。

(李登奇 杨璨 黄玉茹)

新闻推荐

烈日“炼”警

近日合肥的气温持续飚高,炎热的天气让人直呼“受不了”,而作为合肥警方唯一一支全训警种,合肥特警支队的特警们依然坚持“夏练三伏”。昨日下午,记者走进特警支队,近距离感受了特警们在高温下的训练和...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