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庐州地名的文味儿

合肥晚报 2021-01-15 00:45 大字

○文峰塔位于姥山岛之巅

○奎星楼

○文明路

○庐江县城关小学

○江淮大戏院

○文仲村杨钧 摄

○文明河环庐城而过

○文昌路

承载着老合肥珍贵记忆的“文昌宫街”、承袭庐州千年文脉的“文昌路”、名称源于《易经》的“文明路”、有着“和谐”故事的“文仲村”、流传着“姥山尖一尖,庐州出状元”民谣的文峰塔、生活着南宋抗元名臣文天祥后代的“文集”……这些合肥“文”字地名的背后,展露出的是庐州千百年来深远而又厚重的文脉。在合肥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范”的今天,更能为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增添别具一格的“文”味儿。

文昌宫街

历经沧桑铭刻珍贵城市记忆

从宿州路到阜阳路的这段淮河路,历史上被称为“文昌宫街”。1938年合肥沦陷以前,偌大的文昌宫屹立在此,香火缭绕、书声琅琅,那是合肥最热闹的地方之一。位于金斗河边的文昌宫,在历史上经过被毁、复建后,又毁于侵华日军的轰炸。

过去许多地方都有文昌宫,有的叫文昌宫庙,主要供奉的是相传掌管人间禄籍文运的文昌帝君及其化身魁星、瘟祖。文昌帝君在中国具有极大的影响,历朝帝王皆提倡天下学宫者要建“文昌宫”、做“文昌会”来祭祀文昌。文昌文化以其“崇文、重教、明理、修身、助人、行善”为主要特点,得到世人广泛认同。有的地方人们还把文昌与孔子并列,比如四川就有“北有孔子、南有文昌”之说。

合肥的“文昌宫”也是当地士绅、文人墨客常去的地方,因为文昌星是掌管着地方文运的,读书人要想金榜题名那绝对要去拜文昌帝君的,那时的学子参加乡试、会试,也都会到文昌宫去拜一拜。

已故民俗专家牛耘曾说,合肥在明朝时就有了文昌宫,后来战火曾将文昌宫烧毁,清末时文昌宫又被修复,但到他记事的时候,文昌宫已经是只剩下一座空壳,里面不见神像、香炉。1905年,那里被改造成官立合肥城东小学堂。当时,学校校长不叫校长,而叫堂长,首任堂长名叫金巽甫,他接受了许多新思想,办学认真负责,注重人才培养,德高望重,城东小学堂也被誉为“乡校楷模”。后来,为纪念合肥籍的辛亥革命上将范鸿仙,城东小学改名为鸿仙小学。

关于文昌宫到底是在今天的江淮大戏院还是老的市政府那里,曾经有过争论。据牛耘先生说,文昌宫就在今天江淮大戏院那个地方。日本鬼子飞机飞临合肥上空之前,鸿仙小学已经停了课,所以,文昌宫被炸的时候,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那一带在抗战胜利以后,一直没有再重新恢复文昌宫,而是成了一个菜市场性质的场所,直到1954年,省里决定在那里盖一座安徽标志性徽派文化建筑,即江淮大戏院。

以前庐州城里的商家热衷于成立同乡会馆,就是籍贯一个地方并从事相同买卖的找一个地方,盖上几间房子作为活动场所。其中江西会馆就盖在距离文昌宫西边不远处。清朝时,江西人在合肥主要经营木材和瓷器,据说江西会馆非常气派,前有临街门面一排,后有大殿九间,规模相当宏伟。但因大殿高过了东边的文昌宫,当地的士绅豪吏不答应了,认为欺压了当地文运,纷纷加以指责,要求拆了重建。江西会馆的商人也不是等闲之辈,在慈禧太后寿诞的时候,供奉起“老佛爷”肖像,并将九间大殿改名为“万寿宫”,这才平息了一场风波。

据牛耘先生说,他在鸿仙小学读书的时候,隔壁就有个小广场,不大但非常热闹,聚集了不少说大鼓、说相声、说评书、玩杂技的艺人,性质就和北京的天桥一样,只是面积要小得多。

后来文昌宫被炸了,那里因为地处闹市,许多买卖人都在那里开起了铺面,小商小贩也簇拥在那里赶热闹。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江淮大戏院对面还有不少家小吃铺,比较著名的是文昌宫小吃部,里面的烙饼就当街现烤现卖,有肉馅的、豆腐馅、芝麻馅的好多品种,什么时候去都能看见门口排起长长的队伍,这也成为了老合肥难忘而珍贵的城市记忆。

文昌路

重教兴学承袭庐州千年文脉

合肥老城区有“文昌宫街”,在庐江县庐城镇还有一条“文昌路”,其位于庐城中心区域,原名“文昌大街”,始于清同治年间。

庐江县源于“舒县”,始建于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乃“文翁故里”。文翁,庐江郡舒县(今庐江西南)人。西汉景帝时为蜀郡守,是中国历史上地方政府创办官学第一人。其为官一生,以倡导文治而政绩卓著。受文翁影响,该县历代重教兴学,自古文风昌盛。南朝·宋泰始二年(466年)九月,庐江郡改属西豫州(治睢阳),今县境改设灊县(治今庐城镇南郊1公里)。梁武帝天监年末(519年),改灊县为庐江县。其县署于“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10年)移于今所。”(宋《太平寰宇记》)

是年,相继于北门建文庙,创学宫,设书院。其元、明两朝鼎盛时有毛公书院、崇文书院、潜川书院、崇正书院等八所书院汇聚四乡之俊秀。到了清朝,重教之风尤盛。为供奉“文昌”,康熙、同治年间,先后又在文庙西北建“文昌宫”、“文昌阁”、“文昌先代祠”,并大兴县学和学堂。仅县城大西门内就有庐江中学堂(即今庐江中学)、广益学堂,还有十余家“私塾”和“经馆”(即私立学校),呈现出“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的繁荣局面。此间,由文庙向西,其文昌宫、文昌阁、文昌先代祠和学堂、经馆,形成一条“文昌”大街,成为庐江县文人学子讲学、读书和每年祭祀文宣王(孔子)的集中场所,乃古老的庐江县城人气最旺的繁华之地。

后传说有一风水先生说文庙左侧青龙位太低,不利“文昌”。于是,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淮军将领、广西巡抚潘鼎新(庐江县广寒乡人)捐资,将始建于明、毁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位于文昌宫后的奎星楼重建于文庙左侧环碧园(今庐江公园)畔。该楼高三丈二尺,三层六面,飞檐翘角,铃铎垂悬,筒瓦兽灵。楼的最上层朔有奎星(古天文学二十八宿之一,专主宰文章兴衰的神)点斗神像,一手执珠笔,一手直指脚下,寓意着将每年的“状元”就圈点在此一方土地上。

据庐江县志记载,自南唐伍乔(今庐江城关马厂人)金陵殿试中进士第一(状元)至晚清,全县共有44名进士(武进士5名)、198名举人(武举65名),713名贡生。传留于世的经史子集也多达138部。全县文教昌盛,人文学术成就应运而生,科甲起家者承传不绝。在影响中国文坛两百多年的“桐城派”人物中,就有庐江籍黄金台、刘体信、吴廷香、卢国华、吴保初等十余人之多。其中,曾号称“清末四公子”之一的吴保初影响最大,被康有为誉之为“文学才节显闻于世,乃才士也。”庐江人骄傲地说此乃县城有文昌大街,赢得“文昌星”高照之故。此说当属唯心,但庐江人重教兴学之风可见一斑。

逝者如斯夫,千年岁月,弹指一挥间。古“文昌大街”上的文庙、文昌宫、文昌阁、文昌祠等均已成为历史。今日之新“文昌路”仍保持东西走向,东起自环碧公园,西至移湖路,全长2000余米。沿途有文化大厦、城关小学,庐江县教育局、庐江实验中学等文教单位,是庐城内历史悠久的老地名之一。

文明路

名出《易经》源于一条历史古河

在庐江县庐城镇中心,还有一条贯穿南北的繁华大道——文明路。“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易·乾·文言》)。在现代汉语中,文明指一种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一词相对立。庐城“文明路”乃源于庐城历史上的“文明河”,文化底蕴深厚。

“文明河”,庐城历史上的一条古河。清光绪《庐江县志》(卷之二·山川)载:“文明河,旧志作新河,在治东半里。杨吴(吴王杨行密)时凿。旁引作枋河水,西流入东水关,绕学宫出南水关,会绣溪注于湖。后内河填塞,水不入城。形家谓宜整旧坝障水,通濠復循故道,庶学基、县基俱利云。按,文明河水源发于冶父山东诸岭及塔山,昔人于捧檄桥上水泛处作坝,截诸水西流。系由奎璧方进,环绕学宫如带而出南水关。兵燹后,修补城垣,塞南水关开西水关,导水由李家塘出坤申汇城外绣溪之水,绕西湾归县河,经掷杯桥带水帘洞下升仙桥,汇八字口。水势曲折入甲,会坤归巽。从此县基、学基较前尤利。”

清康熙《庐江县志》(卷之三·山川)载:“新河,治东半里。杨吴时凿。旁引作枋水,西流入东水关,绕学宫出南水关,会绣溪水而注之湖。后万历年间,改风水,又塞。公议宜修旧坝,障水通濠,复循故道。内河乱后填塞,宜浚出南关,庶水绕青龙,学基、县址俱利,俟后举行。”

从两部县志所载而得知:光绪县志所指“旧志作新河。”“旧志”,即为康熙县志。查阅康熙县志,只有“新河”,没有“文明河”。因而可断定,改“新河”为“文明河”,应在清康熙年后、光绪年之前的咸丰、同治年间。

然“文明”二字何意?应该说这与当今的“文明”一词无涉。

文明一词,最早出自《易经·乾卦》,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易·干·文言》)。见龙在田:天象术语。中国古时天象家为了便于观测,将主要星座分为二十八宿,其中又以七个一组分为四象,分别称为青龙(东)、白虎(西)、玄武(北)、朱雀(南)。青龙七星又称为龙星,每年春季,龙星从田间地平线升起,此称为“见龙在田”。

“见龙在田”实为《乾》卦的九二爻辞,意即龙星经过一年的回天运行,位于龙角的角宿又于黄昏之后重新从东方的地平线升起。这个天象,古人便名云“见龙在田”,民俗则谓之曰“龙抬头”。古人最注重乾、坤、震、巽四个方位。其坤方:孕育万物之地,生育之所。巽方:是生火的地方,也是神鬼聚集之处,还是二龙一凤之所,巽方是思维最活跃的地方。

隋唐时期的经学家孔颖达(574—648年)对此句话的解释是:“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并在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 其主要的用意,是在讲人类改造大自然的成就和功绩,可以使人类驱除愚昧,走向光明。

是年,将“新河”改道,环绕学宫,“庶水绕青龙”,“会坤归巽。从此县基、学基较前尤利。”也就是说,改造“新河”,是“改造大自然”的德政工程,对当时的县衙和学宫都有利,故改“新河”名“文明河”。

昔日之文明河,出冶父山经城东捧檄桥,绕学宫,再绕西湾归县河,可谓川流庐城东西,古老的庐城乃“半城山水半城居”。清末民初著名诗人、邑人陈诗作“潜川竹枝词”《文明河》:文明河畔柳青青,东往西来此惯经。伫立夕阳将下候,爱吟风约一池萍。其诗情画意,风光无限,美不胜收。

“纵是万种风情,抵不过岁月的变迁。”时越百年,随着庐城现代化建设,城区外延,历史上的“文明河”改道直下县河。原穿行城内的圹段基本填塞,部分圹段已经成了被封闭的下水道。

“文明河”已成历史,替而代之的是一条现代化的“文明路”。

文明路,位处庐城中心区域,呈南北走向。20世纪80年代末,庐城大建设,城区新规划,改善城南大街狭窄拥挤的落后状况,于南门大桥上游(500米处)重建一座新南门桥(后更名为“文明路桥”),拓宽路面直通小北门,另辟一条城区商业街,名“文明路”。时“文明路”南起自新南门桥,北止于庐江第二中学。进入21世纪,庐城再度改造扩建,文明路南北延伸,南起自与泥河路交汇处,北止于北外环路,全长约4000米,为庐城商贸业最集中、最繁华的商业大街之一。

“文明河”不再,“文明”作为地名,“文明路”被赋予时代新概念,地名文化永存。

文仲村

古老村落讲述“和为贵”之传奇

巢湖半岛,西黄山脚下,为张姓聚集之地,这里村落分布。有一地规整有型,形似鹏鸟举翅。村中古井石台,老宅巷道,无不陈述着曾经的历史。走进巢湖市黄麓镇,有座村落叫文仲。

文仲村为座老村,村中道路房屋多保持旧样。随着农村环境改善,如今乡村都配备了环卫设施。从黄麓镇到西黄山主干道,多年行道绿树已然成林。县道串联起众乡村,让村落成为公路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随着巢湖半岛上公路网密集和升级,黄麓通往西黄山有了新的等级公路,逐渐冷落了原先老县道。

文仲村,原名张文仲。地理上文仲村附近分布着靠山张、油坊张、张家洼等,显示着西黄山下张氏人脉密集程度。

毗邻不远的洪家疃也是张氏族人聚集之地。作为大姓旺族,张姓在巢湖北岸分布较广。文仲村里,姓氏上有张、赵两大姓氏,互为和睦。张文仲村名去“张”字,有着缘由。过去乡村重大节日里有相互玩龙灯讨彩头习俗。这年,张氏试龙灯时,赵氏对横幅上写有“张文仲龙灯会”不乐意,认为有个张字就成为张氏家族龙灯会。张氏斟酌后,为了相互和谐,去掉“张”字。自此,张文仲村也改成文仲村。

门口塘在文仲村一角,从村落外形似鹏鸟振翅,也看出早期张氏置村理念。巷陌贯通,南北走向都径直通往水塘。虽然村道后期改建,但依然留有传统深巷遗痕。这些排列开的深巷,有着巢湖北岸的九龙攒珠布局,显示着北岸古村的特征。一座老屋,融合了江淮与徽州建筑风格。一汪古井离塘不远,为村中饮水之地。古井栏上道道绳痕,是古村历史积淀与表现。

安居乐业,幸福家园,致富路上,让一座古老乡村正发生着变化。随着巢湖半岛建设,文仲村周围道路与基础设施正发生大的改变。尤其是西黄山和洪家疃相隐寺一带,有着人文、休旅、观光、教育等相关产业发展,必将牵动起包括文仲所在一地板块的振兴。

文峰塔

重点文物

立于姥山主峰之巅

位于巢湖中庙姥山岛主峰之上的文峰塔,亦称姥山塔,又名望儿塔,高约51米,为八角七层阁楼式砖石古塔。其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古时流传“姥山尖一尖,庐州出状元”的民谣,庐州知府严尔圭为印证民谣多出人才,开始修建文峰塔,希望“地脉兴”而“人文焕”。清光绪四年(1878年),洋务大臣李鸿章续建完工。塔身是条石垒而成,7层8角,共135级,51米;塔内砖雕佛像802尊,有李鸿章、刘铭传等所题石匾25幅;7级古塔凌虚,万波环迎,气势恢宏;登塔凭窗远眺,但见水天一色,惊涛拥雪,远山岚影飘渺,鸥鹜帆樯齐飞,令人逸兴遄飞,心旷神怡。

(下转04版)

新闻推荐

大棚草莓红艳艳

1月9日,在庐江县泥河镇胜岗村宛塘组的花果山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草莓大棚里,游客正在采摘草莓。该公司流转土地500多亩,种...

庐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庐江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