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陆:从救火英雄到抗洪烈士

新安晚报 2020-07-28 09:58 大字

7月27日,应急管理部批准在抗洪抢险中牺牲的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同志为烈士。此前,共青团安徽省委、省青联已决定追授陈陆同志“安徽青年五四奖章”。7月22日,陈陆在执行庐江县连河村抗洪抢险任务时,乘坐橡皮艇搜救被困群众,突遇激流卷入漩涡侧翻,不幸落水壮烈牺牲,年仅36岁。昨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赶赴庐江县,了解到这位从火场里走出来的抗洪烈士牺牲前后的一些感人细节。

“他提醒身边的队员注意安全,自己却很拼”

由于持续暴雨,庐江县遭受百年一遇洪灾,多条河流水位超过历史峰值。从7月18日开始,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的接警电话一直响个不停,盛桥镇、白湖镇、石头镇……求助接踵而至,陈陆带着队员们马不停蹄地从一个救援现场赶到另一个救援现场。

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方锐回忆,陈陆几乎没有回过队,中午也休息不了,吃饭也只有盒饭,每天半夜回来,清晨早早出发,最多也就睡三四个小时。

处理完县城的多起警情后,陈陆紧接着前往乡镇增援。直到有一天晚上回到办公室,方锐发现陈陆有些不对劲,眉头紧皱,双腿行动起来十分困难。“他(陈陆)的膝盖开始出现浮肿,几乎不能正常弯曲了。我劝他多休息,但他说抢险任务重,还能坚持。”

方锐说,从7月18日到7月21日,陈陆一直带着队员扑在抢险救灾第一线,因为连续的行动,陈陆的脸、手背都被晒得发红蜕皮,双腿由于长时间浸泡已经过敏发炎,但他并没有放下救援工作,强忍着疼痛一直冲锋在前。

“在救援现场,教导员始终冲在前面,他还不忘提醒身边的队员注意安全,可他自己却很拼,仿佛不知疲倦一样。”庐城消防救援站的一名队员回忆说。

“我在电台中一遍遍呼叫他的名字,没有应答”

“我们认识十多年了,当我在电台中一遍遍呼叫陈陆的名字时,已经没了应答。”回忆起7月22日发生的事情,方锐说当时的每一幕都刻在他的脑海中。

7月22日,庐江县石大圩漫堤决口,导致4个村庄、5.8平方公里被淹,约6500人被洪水围困,情况危急。

当天,方锐和陈陆带领20多名队员先赶到同大镇政府,之后赶到白山大桥西边的一个村子。他清楚地记着,因考虑到危险性,陈陆当时点了3名体能好、水性好的队员跟随,一同上船的还有当地向导、同大镇连河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松。

因为石大圩决堤,陈陆等人乘坐橡皮艇前往受灾的村庄搜救,从上午9点多出发,直到11点多才返回,他们成功救出两名村民。“被救村民上岸后,陈陆并没上岸。他告诉我们,村里还有村民等着转移。”方锐说。

几乎没有片刻的休整,陈陆所乘的橡皮艇又向连河村开去,一同前往的还有蓝天救援队的船只。方锐介绍,陈陆就是在第二次搜救被困群众的途中遭遇翻船的。3名队员被找到后,陈陆和王松依然处于失联状态,所有人的心都在悬着,希望他们没事。

第二轮搜救行动展开时,考虑到危险性,陈陆自告奋勇,率领该艇人员担任开路船,引领其他3艘橡皮艇作为一个编队深入被淹村庄进行搜救。船上的队员告诉记者,因为洪水泛滥,电线杆、木头甚至围墙等障碍物很多。

合肥蓝天救援队队长苏琴回忆,面对突发状况,正是由于陈陆的打头阵、敢冲锋,紧跟着的蓝天救援队才能在发现险情后迅速调转船头,大马力冲了出去,避开了危险区域,避免了翻船的悲剧。

陈陆生前最后一句话是“调头,稳住,不要怕”

与陈陆同行的队员李顺向记者介绍,第一次救援把人都送到岸边后,他们紧接着展开第二次救援,行驶近40分钟时遇到激流,橡皮艇就翻了。

“当时船上有5个人,先是向导掉到水里,然后是其他人。”李顺说,他坐在橡皮艇尾部,因为水浪太大,橡皮艇倾翻把他盖到下面。“底下是黑的,什么也看不见,我的脚被橡皮艇上的绳子缠住了,喝了好多水。”

虽然掉进水里,但李顺的意识很清醒,他将绳子解开后,在水里挣扎。李顺说,他戴着头盔被水流卷得好远,碰到了地面、石头和木桩,头盔被撞坏了,护目镜都掉了。

同船的另一名队员李俊杰告诉记者,他在听到陈陆喊出“调头,稳住,不要怕”后船就翻了,这也是教导员留给他们的最后一句话。等到被打蒙在水里的李俊杰清醒过来,只来得及与身边的陈陆对视一眼。因水流太急,李俊杰说他就像浮萍一样,在水里不停地卷动,他用尽全身力气抓到船舷的尼龙绳。就在这时,一个水浪突然劈头而来,等他回头看时,陈陆已经不见踪影。

幸运的是,李俊杰和常青、李顺3人得以安全脱险。不幸的是,陈陆和王松被激流卷走。

“眼看着积水越来越深,陈陆带着队员火速赶来”

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队7月26日发布消息,经过49个小时不间断搜救,7月24日13时50分,救援人员在事发处下游约2.3公里水域发现一具遗体。经公安机关DNA比对,7月26日确认陈陆同志英勇牺牲。

陈陆牺牲的消息传开后,多位曾被他救过的人为之悲痛。家住庐江县庐城镇鲍井新村的孕妇解启霞回忆:“当时我家一楼全部浸泡在水里,眼看着积水越来越深,陈陆带着队员火速赶来,冒着大雨把我转移到安全地带。”听说陈陆牺牲的消息后,她难过得哭了起来。

据了解,陈陆22日曾带领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指战员辗转5个乡镇,奋战96小时,成功转移和救出群众2665人。

四年前抗洪抢险曾连续奋战35个小时当场累晕

陈陆是江苏江都人,1984年2月出生,2001年12月参加消防工作,大队级正职、一级指挥员消防救援衔,曾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2008年初,合肥遭遇特大雪灾。陈陆顶风冒雪,昼夜奋战,连续两天两夜泡在刺骨的雪水里,左大脚趾严重冻伤,差点截肢。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陈陆作为安徽省公安厅先遣部队的一员赴汶川参与地震支援。震后的汶川环境非常艰苦,由于水土不服,陈陆全身起了水泡,免疫系统紊乱,双腿被毒虫叮咬起泡流脓,他咬牙坚持,拖着伤腿,背着60余斤重的破拆设备,连续10天在震区搜寻生命。

2016年6月,庐江县遭受洪灾。陈陆连续奋战35个小时,带领大队成功营救和疏散2430人,群众无一伤亡,陈陆自己却当场累晕,送到医院抢救2个小时后才转危为安。

出身军人、警察世家,家庭环境的熏陶让陈陆从小就有了参军入伍、建功立业的志向。2001年,陈陆如愿以偿穿上了军装。军校毕业后,他主动申请到基层中队任职,一步一个脚印走,一点一滴务实干。他有很多次机会到机关任职,但他从心底里热爱基层,长期的基层历练也让他更加成熟。2016年,庐江县消防大队被省公安厅荣记集体三等功,陈陆被省公安厅评为“2016年度优秀人民警察”。

他给儿子准备的礼物消防车模型还留在办公室

李顺是山东人,2017年来到庐江消防救援大队,在他眼里教导员平易近人。“我们一开始下队的时候,教导员都会来问问我们习惯不习惯。我们平时吃饭经常在一起,他也会问我们喜欢吃什么。”李顺说,听到教导员牺牲的消息,他不敢相信,“本来我们都是好好的,一瞬间船就翻了。”

“陈陆教导员就像是我们的大哥哥。”常青说,虽然工作中他们是上下级关系,但是平时生活中像战友一样地相处,这是陈教给大家留下的印象。

记者了解到,陈陆责任心强,在工作中容不得一丝马虎,婚后育有一子,但是他平常陪儿子的时间特别少,每次回家都会全身心陪着儿子,同时为妻子多分担一些,妻子也理解丈夫的工作不易。

“陈陆回家喜欢和儿子做游戏,儿子也特别喜欢爸爸。”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只要陈陆离开家,儿子就会哭着抱住爸爸,不让爸爸走。

昨天,记者来到陈陆的办公室,里面布置得很简洁,桌上一个崭新的红盒子显得异常醒目,这是陈陆给儿子准备的特别礼物——一辆消防车的模型。记者了解到,陈陆的儿子今年4岁,因为爸爸是消防员,特别喜欢消防车。为应对汛期战备,陈陆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见到自己的儿子,没想到竟成了永别。

朱小妹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魏鑫鑫余康生

(图片由合肥消防提供)

新闻推荐

支援抗洪一线

7月24日,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的一处堤坝上,当地一家科技企业的职工正与部队官兵一起搬运沙袋,坚守抗洪一线。连日来,受强降雨...

庐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庐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