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余名驻肥官兵驰援抗洪一线 医护人员日行3万步为一线战士送医送药

江淮晨报 2020-07-23 00:41 大字

驻肥官兵驰援抗洪一线。

武警安徽总队机动支队的战士们用身体扛起6万多个沙袋,在大堤上筑起坚固防线;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的医护人员日行3万步为抗洪官兵们送医送药……近日,安徽省内多地遭遇罕见的洪涝灾害,驻扎合肥的军队和医疗队纷纷驰援抗洪第一线。7月20日起,合肥市双拥办前往安庆、池州、铜陵等地,慰问驰援抗洪一线的驻肥官兵们。

武警战士:6万个沙袋筑起坚固防线

7月20日,记者跟随合肥市双拥办来到安徽省望江县的同马大堤,武警安徽总队机动支队官兵正在同马大堤华阳闸附近加固堤坝。

该支队接到防汛任务后,于7月11日进驻江调圩。据该支队副支队长许光林介绍,他们的部队到达此处后,便迅即展开行动,对堤坝进行加高加固。江调圩有8.5公里长,为了防止洪水漫堤和堤坝溃破,战士们这些天一共运送了6万多个沙袋,每个沙袋重都有30多斤左右,最终将大堤重要险段加高了80厘米,有效地保护了同马大堤的安全。同时,支队官兵24小时备勤,随时做好紧急出动准备,全力保卫大堤安全。

医疗援助:江水浸泡皮肤问题最严重

在同马大堤上,一个迷彩色的帐篷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的医疗救护点。记者在现场看到,医疗救护点里有医生和护士,还有一些常用的医疗卫生用品。

901医院消化内科医生贺星告诉记者,他们是于7月14日从合肥出发来到望江县,进驻同马大堤。“我们医院主要是保障安庆一带的抗洪抢险的官兵和老百姓的身体健康。这个帐篷是医院设在同马大堤上的野战医疗点,主要服务附近的官兵和群众前来治疗。”

驻扎大堤一周以来,谈及抗洪一线最常见的疾病,贺星表示,应该就是经过江水浸泡后皮肤问题。此外,还有很多因为过度疲劳引起的关节疼痛、牙龈上火等问题,如果天气太冷或太热,还有一些战士会发生中暑、胃肠道等问题。

除了帐篷的野战医疗点外,901医院的抗洪医疗队每天还会在各个抗洪部队的营区巡诊,为大家送医送药,解决一些突发疾病问题。晚间,还会去营地进行诊疗。“有很多战士白天太忙碌,来不及来医疗点就诊,我们就会在晚上去为他们上门看诊。”

由于保障点位多,许多路段泥泞、水网密布,医疗队蹚水洼、涉泥泞,每天步行近3万步巡诊送药。有时,为了将急需药品送到官兵手里,医护人员相互搀扶着行走在三四十厘米深的淤泥里,但无论多难多累,医护人员总是急官兵所急,全力守护着军民的生命健康。

据悉,7月14日,901医院医疗防疫救援队从合肥出发,分别前往安庆、芜湖、铜陵等地进行抗洪抢险医疗防疫救援任务。3支共50多人的医疗队包括保障抗洪抢险、保障军民健康的急救、骨科、皮肤科、全科医学科、神经内科、儿科、疾病预防控制、护理、眼科等专业。队员大都是临床经验和遂行医疗防疫经验丰富的骨干,其中4人遂行过支援湖北抗击疫情任务。

双拥慰问:3000余名驻肥官兵赴抗洪一线抢险

记者从合肥市双拥办了解到,截至7月17日18时,4支驻肥部队共1854名官兵和退役军人组成的先锋队分别赴安庆、池州、铜陵、芜湖和马鞍山等5个地市共17个(处)沿江点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其中,武警合肥支队400人(分布在铜陵地区3个点)、安徽省武警总队机动支队1200人(分布在安庆地区8个点、池州地区3个点)、武警第二机动总队交通第一支队200人(分布在芜湖地区2个点)和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54人(分布在安庆、芜湖、铜陵三个点流动巡诊沿江地区驻肥各部队)。据不完全统计,部队进驻抢险点以来,共转移人民群众8万余人,帮助当地政府排除险情47处,抢救老百姓家畜牲口约300只(头)。

7月20日起,合肥市双拥办对赴沿江地区的安庆、池州、铜陵、芜湖等地的驻肥部队官兵,驻守在三河、庐江县的部队官兵进行了走访慰问,共计3000余人,给他们送去了方便面、火腿肠、毛巾、矿泉水和香皂等价值15万多元的慰问品。

此外,巢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的退役军人抗洪先锋队由原先340名退役军人组成,逐步发展到近800名退役军人,他们日夜奋战守护在芜湖市无为二坝长江大堤上,担负加固堤坝、封堵管涌和渗漏等急难险重任务,为二坝长江大堤段构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梦怡 文/摄

新闻推荐

时隔4年 “最美挖机手”再战防汛一线

本报讯“现在集镇积水情况如何?还要继续转移群众吗?”7月20日上午9时,仅仅在车上睡了一个小时,整夜参与庐江县盛桥镇抗洪...

庐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庐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