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家乡大变样!

淮南日报 2020-07-22 07:58 大字

“我平时都在1号广场练舞蹈,现在应姐妹们邀请来这里带着她们跳。”7月12日傍晚,天还没黑,潘集区泥河镇大树李村陈卓就和几个姐妹来到了村里2号小广场,准备教她们跳广场舞。他告诉记者,“住在村里20多年了,我见证了村庄的变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民生工程让咱家乡改变了模样!”

在村里慢步行走,记者看到,村庄内道路环绕、绿树环抱、绿水环流,家家户户庭院整洁有序。村里的景观塘内水清透底,四周用彩砖铺上了简单又平整的羊肠小道,塘边垂柳依依、鲜花盛开,草木搭配错落有致,路边还安装了木条椅供人歇息。每天傍晚的时候,不少忙碌了一天的村民来这里休闲散步,放松心情。

记者与正在这里休闲遛弯的村民李敬乐聊了起来,提起村里的环境变化,李敬乐滔滔不绝。“这里以前是个老旧塘,那里污水太脏了,杂草又多又深,到这样的热天,旁边都不能走人,气味刺鼻。现在好了,通过改造治理,水清了、岸绿了、环境也变美了。现在我们生活条件都好了,就需要一个这样的好环境,没事的时候,来这里锻锻炼、跑跑步、散散心,这心情呀,也更舒畅了!”

看到记者跟李敬乐交谈甚欢,旁边的村民们也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抢着话,“过去我们村里环境确实脏乱差。现在好了,水泥路通到家门口,排水也畅了,路灯也亮了,绿化也多了”“还建了文体广场,生活环境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也提高了”“我们现在住的不比你们城里人差啊!”……幸福的表情,在每个人的脸上绽放。

从村干部那里记者了解到,泥河镇大树李村2019申报了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设计投入资金206万元,规划实施道路、绿化、亮化、水体治理等10项工程建设。工程于今年3月初开工建设,镇村和施工方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加快施工进度,当地群众也都积极配合支持,工程进展很顺利。目前,已清理村庄内外大沟6条,栽植各类花木2000多棵,整理土地20多亩,村内臭水塘被打造成景观塘,排水、农民文体广场等工程建设已经完工,污水处理等配套工程正在抓紧施工中。

“现在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预计8月底将全面竣工。环境变美了,村民的精神面貌和文明意识也有了很大改观和提升,我们也更有信心向乡村振兴迈进。”泥河镇大树李村党支部书记李海涛说。

近几年,泥河镇坚持因地制宜、以中心村建设为突破口,按照先行规划、注重特色的总体要求,本着群众受益、民主决策、公开透明的原则,突出建设标准,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强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民生工程。全镇已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建成后湖、瓦房等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6个。

同时,泥河镇下大力气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民生工程,深入开展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扎实推进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祥苑、柳叶等3个社区引进了保洁服务公司,每个村庄配有1-3名专职保洁员,探索建立了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农村人居环境管护“五有”长效机制。

环境改善了,居民的精神文明也需要同步提升。泥河镇通过文明家庭、最美庭院、好媳妇、好婆婆评选表彰等不同方式,大力引导农民养成文明生活习惯,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不断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我们将积极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村庄路面提升和小果园、小菜园等‘五小园’建设,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大力实施改水改厕、污水处理、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村庄。同时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共建共管共享的良好氛围,达到一村翠绿、一塘清水、一处广场、一院洁净,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好头、起好步。”泥河镇党委书记苏多洵表示。

新闻推荐

干群并肩作战 武警火速驰援 庐江县打响白石天河“守护战”

7月19日,在庐江县同大镇白石天河临圣大桥段,抢险人员填补堤坝塌方处,加强底部支撑,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记者张大岗摄...

庐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庐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