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滞销“菜篮子”产品清零的背后 农产品基本无积压,但部分农产品市场依旧低迷
记者近日从合肥市农业农村局获悉,目前合肥市滞销“菜篮子”产品已全部清零,农产品销售基本恢复正常。百大周谷堆市场的监测数据显示,总体而言,交易市场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对此,记者采访了多家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的负责人,揭开目前合肥市内农产品交易的喜与忧。
【企业说法】
市场逐渐恢复但销售速度慢
“黄瓜现在正上市,目前的价格和去年差不多,但是卖出去的速度要比往年慢一些。”刘修建告诉记者。他是长丰县岗集镇丰泰蔬果农场的负责人,自2014年开始从事农业工作,现在承包了100亩土地种植果蔬。
春节期间是他最焦虑的时候,当时出产的乌菜和芹菜滞销,刘修建想方设法销售这些蔬菜。随着周谷堆市场开市,乌菜和芹菜也慢慢销售出去,只不过价格极低。“当时一斤几毛钱就卖了,付工人工钱都不够的。”刘修建说。
好在,疫情的影响慢慢消散后,农产品交易市场也逐渐好起来。刘修建家的农产品主要卖向批发市场。
以线下销售渠道为主
袁红杰承包了370亩土地专门种植韭菜,现在,每天可以产十几吨。这些韭菜,不只是供应给合肥市场,常常销往南京、淮南、阜阳、铜陵等地。他告诉记者,目前韭菜的市场价格比往年高一些。“疫情期间,韭菜种植被耽搁了,市场上的供应量少。”袁红杰说。
因为韭菜的市场分散在各地,所以疫情期间的交通管制对袁红杰家韭菜的销路影响很大。“疫情期间积压的韭菜,一部分给了村里,一部分给了当地的老百姓。”袁红杰告诉记者,尽管已经尽力分发了韭菜,还是浪费了七八成。
从2006年袁红杰开始做韭菜生意,他曾经在浙江、上海发展,2015年,他被庐江县引入。凭着以前积累的渠道,袁红杰把韭菜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传统的销售渠道,以线下运输售卖为主,疫情到来,农企和种植大户纷纷借力电商,袁红杰也借着政府提供的渠道做了一段时间的线上销售,但是“量太小”成为线上销售的硬伤。疫情的影响渐渐消退后,袁红杰还是专注于传统销售渠道,发展线下订单。
疫情给包括袁红杰在内的一众农产品生产者带来的思考是怎样延长农产品寿命?深加工是一些生产者的选择。但是对袁红杰来说,韭菜深加工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其实是有韭菜加工企业的,但是安徽这边很少。韭菜加工主要用于饺子馅、速冻产品、方便面佐料等的制作,用量很少。”袁红杰向记者说明了他的顾虑。
销售情况优于春节期间
安徽春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为主,该公司的负责人王尚中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生产的农产品已经没有滞销情况。正在上市的韭菜、西蓝花、青菜正常销售,2月份滞销最严重的青菜也成功处理掉。
“总的来说,农产品的价格和销量都没有去年好,但是比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好很多。”王尚中说。以往,公司的蔬菜主要在周谷堆市场和庐江市场销售,今年,他们联系了山东的客商,打算把一部分蔬菜运往山东。
合肥的很多农产品生产商,生产的农产品不局限于在合肥销售。秦先刚是巢湖市先刚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他家种植的秋葵,远销国外。新鲜秋葵之外,他还制作秋葵酱和秋葵酒售卖,“现在新鲜秋葵、秋葵酱、秋葵酒卖得都比春节时候好。”
【市场表现】
蔬菜交易持续恢复,猪肉市场依旧低迷
“目前周谷堆市场的蔬菜交易逐步放大,水果交易兴旺,猪肉交易量仍然低迷。”百大周谷堆农产品国际物流园的信息员告诉记者。目前,交易市场基本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后期伴随大专院校的开学开课,交易市场将更加繁荣。
根据监测数据,现在周谷堆市场的蔬菜交易量保持在每日3000-3300吨之间,这一数据和疫情之前比有所减少。“与餐饮业未完全开放和大专院校未开学有关。”该信息员称。信息员告诉记者,目前是水果交易旺季,周谷堆市场的日水果交易量可达1400-1700吨,水果交易市场已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是肉类销售数据和往年比差距较大——目前市场内猪肉日成交量在170-190吨之间,猪肉市场持续低迷。“猪肉成交量低和猪肉价格高相关。”该信息员说。一方面,生猪存栏量少;另一方面,生猪产业的复产速度受到疫情影响。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赵佩娟/文 王蔚/图
新闻推荐
4月9日,庐江县庐城镇小鲜农网工作人员正在为贫困户生产的家禽、水产、蛋类及蔬菜等配送下单。针对防疫期间农产品销售...
庐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庐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